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病种知识 > 咳嗽一下就漏尿可能是盆底功能障碍
咳嗽一下就漏尿可能是盆底功能障碍
“咳嗽、大笑、弯腰抱孩子,稍一动作就发生漏尿!子宫还下坠,好心烦!”今年刚生完宝宝的张女士还没有来得及享受着初为人母的喜悦,就遭遇了“漏雨”的尴尬:刚坐完月子的她只要出门走路时间稍长或者大笑、咳嗽时都会小便失禁,内裤常常一天要换好几次。
“女性产后碰上这样的尴尬很可能是盆底肌出现了问题,也就是盆底功能障碍。”当张女士来到我院时,她和盆底康复专家谈及到自己产后遭遇的尴尬事,专家告诉她,这是盆底功能受损引起的。
专家指出,漏尿是女性分娩之后的常见问题,主要是由于女性分娩时盆底肌肉受到重压和创伤,常导致产后女性容易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即漏尿。女性在产后进行盆底肌康复应成为常态,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损伤源头:妊娠分娩
妊娠分娩对女性的盆底功能来说是一道分水岭,不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都会对盆底造成一定损伤。专家建议,产妇在生完孩子42天以后应常规进行盆底功能的评估。
评估的方法很简单,通过做缩肛等动作测盆底肌力,检查咳嗽、打喷嚏或增加腹压时会不会有尿液流出,由此推测盆底的压力、张力,通过动态压力观察肌力的情况和疲劳度可以初步判断盆底功能的情况,同时了解产后伤口的恢复情况,有无感染,为盆底疾病做筛查。
妊娠作为一个高危因素,它对盆底肌的损伤大部分是生理改变,但其中约30%的人是病理改变。这部分女性是需要进行积极康复的,否则可能引发反复的泌尿道感染、性交疼痛、慢性盆腔疼痛等问题。
盆底松弛危害大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女性的盆底由肌肉、韧带、神经、血管组成。盆底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能紧紧吊住女人的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等关键部位,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紧缩度、增进性快感等。一但这张“网”弹性变差,“吊力”不足,“网”内的器官便无法固定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功能性障碍。
一旦盆底功能受损,盆腔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阴道松驰、盆底肌器脱垂、大小便失禁、性生活障碍等,若年轻时候没有及时进行恢复和预防,中老年女性也常出现此病。
女性多个阶段要注意
女性有几个时期都会导致盆底肌松弛。
首先是怀孕时。此时,由于腰部向前突出,腹部向前鼓起、向下突出,使重力轴线向前移,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指向盆底肌肉,加上子宫重量日益增加,使盆底肌肉处在持续受压中,逐渐变得松弛。
其次是分娩尤其是阴道分娩时。分娩时,妈妈身体会产生松弛素,让盆底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为分娩做准备。选择自然产的妈妈,阴道会受到胎头的挤压扩张,导致盆底肌肉的损伤、会阴的撕裂、会阴部神经的损伤。
再次是更年期后,由于激素水平急剧变化,盆底问题将愈发严重。而“高龄产妇更容易发生盆底肌松弛!”由于高龄产妇激素水平下降,肌肉弹性变差,生产后肌肉恢复能力进一步下降,产后盆底肌松弛的几率大于年轻产妇。因此这些阶段的女性更应具备保健和恢复意识。科学恢复受损盆底肌。
基本保健:“缩肛运动”
“缩肛运动”是盆底肌康复的最基本方式,即通过主动收缩肛门、阴道、尿道周围的肌肉,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提高女性机能状态。女性产后可以自行在家锻炼,每天坚持10-15分钟。
康复治疗:生物反馈电刺激
然而,如果已经出现了尿失禁、子宫脱垂等症状,单纯做“缩肛运动”显然还不够,需要配合生物反馈和电刺激的治疗方法。生物反馈和电刺激分别模拟主动和被动的肌肉收缩,做生物反馈时患者跟着声光学习,按照一定的节奏锻炼盆底肌,而电刺激是外源性的刺激,作用于特定的肌肉进行锻炼。
轻中度的子宫脱垂多数能通过康复恢复,中重度就只能手术,不能手术的放子宫托,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至于压力性尿失禁,国际上也明确康复治疗是首选的方法,只有2级以上的尿失禁康复和药物治疗无效才考虑手术治疗。
医院致力于预防和减少妇女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提高妇女对自身的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去哪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