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病种知识 > 问道杨亚军
问道杨亚军
向杨总问道
智者的沉思---怎样成为医疗器械圈的大侠?
杨亚军先生,是北京飞速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创办人、CEO。创办飞速度以来,短短七八个月的时间,企业从无到有,营业额和利润步步攀升,创造了可喜的成绩。这一切离不开杨总的高瞻远瞩和精密布局。这期“问道”,能够联络到杨总,聆听其高论,倍感荣幸。
在下与杨总虽然认识很久,但是由于缘分未到,不过泛泛之交。一直到上周我们约定时间,杨总于本周一造访鄙公司。杨总妙语连珠口吐莲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对于商业的认知更如“佛门狮子吼”,振聋发聩。
当即约定,近期问道杨总。
昨天上午九点半,我们一行五人,来到杨总公司“问道”,受到了杨总的热情招待,由衷表示感谢。下面我们来领略杨总对医疗器械经营的认知和方略。
第一,大数据下的“平行宇宙”,医疗器械行业分析。
医疗器械行业的从业者众多,发展速度迅猛,增速远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但是很多不均衡和不成熟也形成了行业的主要特点:
首先,行业前景利好,而大量从业者(包括在下在内)对本行业的认知极其低下和滞后;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年的增速是15%,远远高于GDP增速的7%。在可预计的未来,随着民间资本进入医疗产业和国家进一步对健康产业的投入,还存在大量的增长空间。由此看来,这个行业的前景何止乐观?简直乐观的合不拢腿!
相比较而言,我们大约90%以上的从业者墨守成规,业务操作模式、市场运作模式、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经营理念、赢利点、思维模式、协作模式等等,十数年如一日,从不做任何革新和创新。这样的企业和从业者如果不被淘汰,行业怎能发展?
租个房,注册个公司,拿个常规产品做代理,招几个人、分配市场区域,出差拜访客户,建立关系,培养关系,跟单,成交,再做下一单......无限死循环。这就是我们行业传统的运营模式,陈腐而落后。
有几人会站在行业的高度来认知行业?有几人会舍得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维来做哪怕一点点创新和改变?
别人做监护仪,他也做监护仪;别人做心电,他也做心电;别人做彩超,他也做彩超;别人做放射,他也做放射......
别人拜访客户,他也拜访客户;别人去招标,他也去招标;别人谈两票制,他也谈两票制;别人去参会,他也去参会......
背起背包就出差,风餐露宿,辛苦奔波,却无所用心,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请问,您的大脑多久没有动过了?丧失了思维能力的“人”,还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吗?
其次,大量的潜在需求和科研供给,而大量国产设备做工粗糙简陋;
航天技术、军工技术和实验室研究成果,长篇累牍,硕果累累,却往往无法逃脱被雪藏的命运;
患者需求、医院需求和经销商需求,持续旺盛,引进到本行业的技术却寥寥无几。
我们的从业者在干啥?拿着一些下三滥的技术和产品,糊弄客户,只求迅速变现。
何其可悲?
何其可怜?
何其可恶?
何其可恨?
科研成果转化率如此低下,究其原因何在?
杨总认为缺少了最重要的环节:“高匹配度的连接”。
再次,商机无限,而从业者品牌意识淡薄;
我们大量的公司总裁,有钱去喝酒、有钱去唱歌、有钱去买楼、有钱去旅游、有钱去买车,就是没有钱给自己的企业设计一套形象识别系统,甚至舍不得给自己的公司认真设计一个LOGO;
我们大量的公司员工,有空去闲聊、有空去逛街、有空去喝茶、有空去看电影、有空去打牌,就是没空好好看一本书,没空去“问道”,甚至没耐心看完这篇文章。对建立自己的IP兴趣索然。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你被津津乐道的公司开除之后,此身何属?
所谓的“品牌战略”,对企业来讲就是自己的”CI”系统;在个人来讲就是自己的“IP”。平时不注重建设,你的一切成就都是梦幻泡影、镜花水月。
有诗为证,诗曰:
苦海滔滔孽自招,
迷人不醒半分毫。
世人不把IP建,
枉来世上走一遭。
第四,专业化进程逐步推进,而大量从业者思维僵化;
医疗器械行业推进专业化的进程中,必然要求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精细化、体验化。我们拿着大量同质性很强的产品和服务,来到客户的面前,能有什么竞争力?还好意思腆着脸说“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大叔,是你不会做生意吧?
怎能以一己之私远侮四海?
聋子耳边,五音七律皆是虚无;瞎子面前,姹紫嫣红如同无物;植物人面前,泰山崩塌气定神闲。
很多情况下,我们大量从业者(包括我在内)对市场的反应,还不如“植物人”。身边有高人,却视而不见;耳边有高论,却听而不闻;眼前有商机,却无动于衷;千古良机现前,却坐以待毙。
所以,任何事业的成功和商业的成功,都离不开眼界见地和头脑思维。投资和提升自己的大脑,是一切成功的开始。
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
凡夫若知,即是圣人;
具足圣人法,圣人不知,
圣人若知,即是凡夫。
第五,布局的窗口期尚未关闭,而大量从业者急功近利坐失良机;
今年我三十八岁,正当盛年,辛苦一些去跑业务,做一单就能挣一单的钱,不做就不挣,多做就多挣,少做就少挣。虽然有不可超越的封顶,却也可以衣食无虞。
四十八岁呢?
五十八岁呢?
所以这种挣钱模式不可持续,不可积累。如果不能壮年时打下基础,找到更好的盈利模式,“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节选自《诫子书》诸葛亮
宋小宝说:海燕呀,长点儿心吧!
最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大量从业者营销意识缺失。
人人都在说“互联网”,真的懂“互联网”是啥意思吗?
”互联网”是万能的吗?人脑不好使,电脑能帮忙吗?
不管是什么时代,“互联网”也仅仅是工具,重点始终没有离开最关键的因素“人”。我们反对神话“互联网”,也反对妖魔化“互联网”。
互联网的实质是“连接”,“连接”的目的是“协作”。一个没有价值的人,一个没有思维的人,一个没有准确自我定位的人,什么互联网能够给我们带来利益和机会呢?
我们的肉体生活在21世纪的“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灵魂还在非洲雨林的树上。我们甚至认为客户是我们的“猎物”,我们防“同行”如同防贼,我们相信“黑暗丛林”理论。我们就会成为互联网的看客和过客。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营销呢?关键就在“营”上,就在布局上,就在经营模式上。给自己的企业设计完美、科学、高效的经营模式,企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否则也就只能捡点别人的残羹冷炙,苟且偷安,不亡以待尽了。
所以,虽然我们同处在一个医疗器械行业,却并不在同一个世界。有人看到的是春光明媚,有人看到的是日薄西山;有人看到的是一本万利,有人看到的是勉力支撑;有人认为这是个智慧取胜的行业,有人却把这个行业做成了苦力。
这不正是“平行宇宙”吗?
第二,模式制胜,重在布局,商业化运作,寻找最佳切入点。
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上期“问道”李总时,李总也认为“顶层设计”和创新独特的“营销模式”至关重要。
杨总结合自己的创业历程,和现在飞速度的运营,充分讲解了企业运营模式的创新,关乎企业成败。
在谈到“重在布局”层面时,专门拿“迈瑞”作为案例进行讲解,有理有据,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大家都看到“迈瑞”产品大卖,产品线越来越丰富和完善,谁会思考人家是怎么做到的呢?是产品的品质很过硬吗?是价格低廉吗?都不是。“迈瑞”的成功在于他的“营销模式”,在于他的布局,在于他的商业化运作。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怎么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呢?
《金刚经第十八品-一体同观分》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所谓的“佛”,就是觉悟了的“人”;所谓的“人”,就是觉悟前的“佛”。人用“肉眼”观世间万物,往往颠倒梦想,不得究竟;佛用“法眼”观十方三世,则见诸相非相,直达本性。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自己设计模式、布局能力呢?除了平时多充实自己、多学习、多体悟之外,就是下一节要讲到的。遇高人,岂可交臂而失之?
第三,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优化你的圈子。
子曰: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就是告诉我们:如果和那些有资格做我们老师的人共谋大计,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如果和那些与我们能力差不多的人共谋大计,就会迅速发展强大;如果和那些还不如我们能力的人在一起胡扯,就会死路一条。
更可怕的是我们很多老板和企业领导人,最喜欢的下属还称不上是“徒”,而是一些只知道溜须拍马的“奴才”,企业怎么可能会发展呢?
所以,任何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任何一个还准备在本行业发展的人,就要努力寻找那些能力、品行、见识比我们高的人,拜其为师,朝夕请教,自然可以少走弯路。
访得高人,讲出自己疑惑,虚心请教,也许困扰我们很久的“经营模式”问题,在三言两语之间就被人家一一开解了呢?
杨总在聊到这个话题的时候,结合了自己遍访名师的部分经历,现身说法,生动活泼。
也比如咱们现在做的“问道”系列,也是为了走出去,多学习别人的优点。整理成文字,更可以造福更多的有心人,功德一件,善莫大焉。
有道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呜呼,
子曰: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道友,你还在等什么?
第四,知非即舍。建立自己的“经营模式”后,要勇于试错。
结合高人指点,设计出自己的“经营模式”和“顶层设计”,却也不能保证一定可以施行。所以需要“试错”。
最好的“试错”方式就是“商业化运作”。一切不能转换为现实利益的所谓“经营模式”,都没有任何价值。不论是我们有形的产品也好,还是无形的服务和理念,不能实现交易,不能实现连接,统统是一场美梦。
所以,在创业的路上,不怕犯错误,只怕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只怕明知错误还不愿改正。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试错之后,积极主动做出调整,毕竟会距离成功更近一些。
第五,最快体现价值的方式-----高匹配度连接连接。
这方面牵涉到一些商业秘密,从职业道德和尊重杨总的角度出发,我们简略介绍。
随着医疗器械行业的细分化,逐渐就会形成一个全新的市场,这个市场的潜在客户就是所有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在全新的市场内,体现出自己服务的价值-----高匹配度连接。比如,连接临床、连接厂商、连接科研机构、连接教育机构、连接金融、连接客户资源、连接商务渠道、连接企业策划咨询等等。成为“万能插座”,促进市场一体化的发展、降低交易成本、缩短科研成果转换周期、提高转换品质、提高服务质量。
在这方面,市场还属于空白,没有竞争,投入回报丰厚,没有行业规则,急需建设和投入。杨总所看重的,也在于此。
第六,媒体的重要性。
杨总以完全公益性质的“呼吸大讲堂”作为案例,详细论述其从创办之初到迅猛发展,从公益机构到实现价值,进而极大的促进商业价值的实现,为我们描绘了清晰的发展思路。
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将“问道”进行下去,更有信心将此治疗白癜风中药方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