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病种知识 > 赵刚一棵行走的树新小说

赵刚一棵行走的树新小说



一个城市有多大?一万平米?或者十万?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应该相信在人出现之前它的荒芜和荒凉。但是后来有人了,先是一个男人,然后是一个女人,又是一个男人,然后又是一个女人,接下去这群人中出现了第一个婴儿,又出现了一个婴儿,一直是婴儿……为了给这些源源不断到来的——天知道他们究竟从哪儿来的婴儿一些必要的安慰,抑或为了兑现当初为诱惑婴儿到来而许下的承诺,那些对婴儿的出现负有责任的男女们经过数千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这片区域逐渐建起房屋、高楼、商店、饭店,还制造出了电影、电视、汽车、电话、电脑等等闪烁的物品,并以此继续诱惑着后面的婴儿们。现在这些物品已经成为城市的某种标志,并且不时还有新的物品出现,让人惊诧。也许正是这一切使李卫喜欢上城市的吧。

李卫是一个婴儿。李卫三十二岁。李卫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大婴儿。

李卫喜欢城市,喜欢在大街上溜哒。这种爱好已经延续很多年了,现在还看不出有改变的迹象。在李卫的感觉中,大街是活性的,它按照一定的节奏和尺寸一刻不停地变换和生长,一个人只要适应了这份节奏和尺寸,便完全可以在城市里快乐起来。

一个下午,李卫又来到了大街上,大街一如既往地转动着,带着阳光、楼房、商店、树木、公共汽车站牌,带动起行走的人和行驶的车辆;它转动着,并从各个角度向婴儿们炫耀着那些闪烁的玩意,似乎在暗示这些物品和建筑是自由生长出来的,是一种新的植物。大街具有孩童般的心性。李卫一边走一边打量着大街,有时在人行道上游行漫走,有时又夹在慢车道的车流中快步急行,摁着车铃的自行车挟着一股风势从他的身边驶过后,风势仍会在他的身边停留片刻。此刻正是下午二三点钟,距离下班的高峰期还有个把钟头,整个大街显得松弛了些,路边的高楼附近生出了一片阴影,范围覆盖了半边大街,行人或者自行车穿过去,身上却不沾上丁点痕迹;李卫东张西望地走着,目光所及尽皆熟悉的景致。又向前走了一截,李卫的视线中忽然多了一种景观,那是一棵树,一棵结满了红彤彤的果实的绿树。这棵绿树在一辆三轮车上,夹在车流中慢悠悠地向前移动着,与李卫逐渐靠近。这是一棵会行走着的树,所有的行人——包括那些骑自行车匆忙赶路的人——被三轮车上的这棵果树吸引,视线紧追着它,神情一片惊羡。繁华都市里突然的一棵果树,使人难以预料的一份意外,激起的一切反应已经超出了人们的自控能力。自看见果树的那一瞬间,李卫便在路边停下了。他的眼睛紧紧盯着那棵晃晃悠悠的果树一点一点移动过来,一颗心怦怦直跳,他自己也不知是因为什么。一些与那辆三轮车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从后面冲过来,超过三轮车之后车上的人还不时地回头看一眼那棵果树。

三轮车越走越近了,然后便来到了李卫的面前,就在三轮车即将驶过身边时,骑着三轮车的那个人在车上突然颤抖了一下,身体摇摇晃晃了一会儿,接着便一头从车上栽了下来……在栽下来与落到地面上的半空中,他的眼睛朝李卫异常明亮地一闪,人就彻底地摔到地上,不动了,那辆三轮车又缓缓沿着惯性走了一会儿也停了下来,龙头歪向一边。李卫愣住了,所有的人也愣住了,整个大街都愣住了,一些骑自行车的人停下来,有的一脚支撑着地面扭头打量,有的扶着车子伫立原处静等着那个栽到的三轮车手从地上爬起来,还有的则推着自行车往前凑着想看个究竟。这时李卫动了,他两步跨出去便下了人行道来到了三轮车的旁边。他没理那棵已经停止摇晃的果树,径直走到那个栽到在地的人身边,俯下身去摇了摇他问:“喂!你怎么了?怎么了?”那人的缓慢地睁开眼睛,看着李卫说:“我……我不行……了,请你……帮……帮我把它……送……送走!”李卫说:“你说什么呢?”那人嘴唇急促噙动,再说不出什么。他艰难地抬起右手,指了指自己的上衣口袋。李卫将手伸进去掏出了一张纸条,纸条上面有一行钢笔字:李卫晃着纸条问:“这是什么?为什么要我看这个?”那个人眼睛死盯着李卫并不说话。这时有一个热心人拦下了一辆出租车,与其他的几个人共同将三轮车主抬了上去,在那个人被完全塞进车里的一刹那,李卫看见他的眼睛急促地眨了两下,仿佛在说:“快,快!”然后出租车就开走了,周围看热闹的人跟着也散去了,等李卫反应过来,场地中央只剩下他一个人了,身边还有一辆三轮车和车上的那棵果树。三轮车静静地停在那里,车龙头歪向一边,车身的阴影遮住了右后轮,车上的果树的阴影又遮去了车身。李卫的注意力越过三轮车再一次落实到了这棵果树上,发现眼前的这棵果树其实是一棵桔树,一棵人工栽种的桔树,根据是一只盛满了泥土的坛子,桔树的根部完全地埋入其中。这口坛子非常大,像一口水缸,另外还有一点必须说明,这棵桔树生长状况极其良好,枝叶茂盛舒展绿意茵茵,其间累累果实红彤彤地燃烧着——犹如燃烧似的。这棵桔树的色彩和形状均极健康,健康得使李卫对它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他把手伸进树中握住一只桔子,的确是桔子的感觉,他不死心,稍稍犹豫了一下,干脆一使劲摘下了这一只桔子,先放在鼻子下闻了闻,然后加上了另一只手剥开桔子,一股桔子特有的清香漫入空气,呛得李卫的舌头下面一酸,随即溢出一股液体。他迅速地将一爿桔子塞进嘴中。可能是还未熟透的原因,吃进嘴里的桔子酸中带涩,他吃了两爿后就不吃了,他将剩下的桔子扔在地上,绕着三轮车数了一遍树上桔子的数量,一共是79个,加上被自己摘下来的一个,总共应该是80个。这个数字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一棵仅有一米左右高的树,竟然能结出70多个果实,这实在有点不可思议,不过这也证明这棵树的健康状况的确良好,否则再怎么也不至于能结出80来个果实的。李卫对此有绝对的把握。接下去李卫又打量了那口承载着一棵桔树的坛子。这口坛子的形状、质地以及制作工艺均很出色,坛子外部表面上的图形是相互联系的龙,一、二、三,一共是三条;底色是酱色,图形的色彩则为黄色,对比强烈、醒目,釉光锃亮的,与这棵桔树的感觉贯通一气。李卫非常喜欢这作为一体的两样东西。大街上的喧嚣依旧,从身边经过的行人或者自行车都要对这棵桔树打量上两眼,目光中充满了惊羡,这让李卫微微有点得意,但是他并没有在这种情绪下停留太久,原因是一张纸条,那张留着一个地址的纸条。自始至终那张纸条一直在李卫的手中,即使在剥桔子时也没有被丢开。他展开纸条重新看了一眼,上面依然是那么一行字:中山北路328号。可能是剥桔子时不小心溅上了几点汁液,纸条上有数点斑点。李卫看看纸条,又看看桔树,当时那个三轮车主留给他纸条时并没有说明原因——或者说了但是他没有理会,现在再看看手中的纸条,并联系到三轮车主断断续续说出的那一番话,他终于琢磨出一点意思来了,那个人显然是要自己代他把这棵桔树送到纸条上写着地址的地方去。也就是说,在接下去的一段时间里,从这里到达目的地之前的过程中,这棵桔树将属于他,并由他对一棵桔树和79个桔子负责。这一认识使得李卫煞是高兴。他没再犹豫,蹲下身重新系了一下鞋带,收好纸条便骑上了三轮车,扶正龙头,踩动脚踏缓缓向前移动起来。

在一辆三轮车之前,李卫只骑过自行车,但是看别人骑过,且不止一次,自觉骑三轮车应该比骑自行车要容易的多,起码它比自行车要多一个轮子,再怎么着也不至于把三轮车骑倒下来的。可是当他带着这份心理一骑上去,就发现自己对三轮车的了解实在是太浅薄了。三轮车并不像他认为的那样容易驾驭,一起步车龙头便变得沉重起来,尽往一个方向偏,而且固执得要命,根本不听双手的把握,使劲将龙头抹过来,立刻又偏向了相反的方向。一条笔直平坦的慢行车道,被李卫的三轮车走的曲里拐弯的,有数次龙头抹得太急,致使一边的后轮都悬空了,差点翻了。这也给周围行驶中的自行车带来了危险,有一次龙头打得过分了一点,三轮车笔直地朝远处的一辆自行车冲了过去。车主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少妇,本来她并不在危险之内,她一边向前骑,一边还幸灾乐祸地看着李卫的笑话,可没料到风云突变,摇摇晃晃的三轮车突然变向,朝自己飞撞过来,她大惊失色,本能地跳下车将车子往地上哐当一扔,哇啦哇啦地跑到人行道上去了,可三轮车却在半途再一次变向,窜向前方,一场虚惊,倒是把前方的一群自行车赶得像鸭子一样四处乱窜开来,激起一阵阵叮叮叮车铃声,正常的行进路线被李卫和三轮车搅乱,许多人就此迷路了。对于身下这辆三轮车,李卫几乎运用了所有能够调动的技巧和智商,却没有任何一点效果,最后他不得不从车上下来,老老实实地推着三轮车向前走去,摇摇欲坠的大街得以重新安定下来。

李卫现在所处的地点距离中山北路约有半个小时至四十分钟左右的路程,这是骑车的速度,如果靠步行,那就不大好说了,一二个小时、一二个月、一二年都是有可能的。不巧的是李卫偏偏是依靠步伐在缩短着与中山北路的距离。下午的阳光火辣辣地,烤得大街和人都出了汗,李卫推着三轮车向前走着,身后跟着一棵微微晃动着的桔树,他走几步就要回头看一眼桔树,看一眼之后再走几步。完全是由于这一棵桔树的缘故,他才能不停地往前走下去。街上的行人和车辆渐渐地增多,本来就不宽敞的慢车道愈发地狭窄了,李卫和一辆缓慢的三轮车便成为运转中的大街的障碍,来自他身后的车铃声几乎不断,他向左闪避,催促的铃声就在左边,向右避让,铃声又转移到右边;一辆车子刚从身边滑过去,紧接着又窜出一辆车子,除了急促的车铃,不时还夹杂着一两声埋怨。看样子傍晚前的车流高峰期因为一棵桔树的缘故而提前到来了。随着车流量的不断增大,大街运转速度也在逐渐地加快,李卫和一棵桔树也就越来越扎眼了。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李卫遇到了一次红灯,站在路中央指挥台的一个交通警察朝李卫所在的方向竖起了右手,一个带着红袖箍值勤半老头猛地吹了一声哨子,挥动着一面小红旗拦下了行进中的桔树。他看了李卫一眼又看了一眼桔树,问李卫:“你怎么推着走?”。李卫一愣,“有什么不合适吗?”红袖箍又瞟了一眼桔树,“你为什么不骑着走?”李卫说:“我不会骑。”“不会骑那凭什么上街!”红袖箍的态度有点生硬,李卫受不住了,堆起一副笑脸说:“我业余爱好推着三轮上街走走,红灯停,绿灯行,从不违反交通规则,凭什么就不能上街?”红袖箍先被李卫的笑容迷惑了一下,然后被笑容下锋利的言语给逼得岔了气了,一时之间来不及修辞,脸色通红地站在当场,喉管里咕咕地。这时绿灯闪烁而起,身边的车流旋即流泻而去,李卫推起车子就要走,咕咕咕地红袖箍一把拽住了车子,大叫了一声:“你不许走!”三轮车上那棵桔树在两股相反的力道作用下急促地一阵颤动,茂盛的枝叶一阵沙沙响声,枝头上的桔子也摇摇欲坠,李卫的心随着桔子紧张地一颤,一张脸变了,恶狠狠地回身指着红袖箍:“你他妈再敢碰一下我抽你!”红袖箍神情中掠过一丝惊慌,偷偷地向大街中央扫了一眼。路中央的交警此时已经发现他们的争执,下了指挥台朝他们这边走来,红袖箍的胆子顿时又壮了一圈,色厉内荏地对李卫说:“你想干什么,想干什么!”手却没再敢碰三轮车。交警是一个稚气未脱的青年,人还没走到面前便气乎乎地喝问道:“你们俩干什么!”红袖箍急忙上前两步唧唧呱呱青蛙似的叫唤了一气。小警察显然并不喜欢听青蛙的叫声,眉头皱得紧紧的盯着李卫说:“你这人也是,不会骑车跑到大街上凑什么热闹?还嫌我们不够忙呀!”李卫说:“我又不愿意这样!”小警察更火了,说:“你这话什么意思?难不成还是我们请你上街来的!”李卫说:“我没这么说……”唧唧呱呱地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怕小警察不相信还特意从口袋里掏出了写着一行地址的纸条。小警察接过纸条看了一眼,脸色终于缓和下来,他把纸条还给李卫说:“原来你还是学雷锋呀!”李卫听不出他是不是在讽刺自己,没吭声。小警察又说,“你走吧。”李卫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连声道谢,推着三轮车就走,同时还得意洋洋地扫了红袖箍一眼。一棵桔树重新晃动起来,走了。

一棵桔树沿着大街继续向前,79个红彤彤的桔子在树丛中东躲西藏,79张孩子的笑脸似的朝着大街上每一个人傻笑,每人各笑一次,或者是一个人笑了79次;一次生长——抑或是成长——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像79个兄弟,一棵桔树是它们的妈,桔子的妈,这位妈妈一胎生下了79个孩子,而李卫自我感觉则有点像是桔子们的爹。想到自己稍一不留神就成了79个桔子的爹,李卫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快感,忍不住噗哧笑了一声,像另一个桔子。人行道上的一个抓着手机的人注意到了李卫,诧异地朝他所在的方向打量了两眼,手机就响了。他打开手机旁若无人地大喊大叫起来,李卫趁机走了过去。走过去很远了,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呼喊:“等等!那位先生请等等!”李卫听见了,并不认为是在招呼自己。往前又走了几步,一个人追上来,傍着李卫向前走。“先生,先生。”他叫。李卫扭头一看原来是那个“手机哥”。“你是叫我?”他问。问话时脚步并未停下,但是那人却以为李卫要停下来,先于李卫站住了脚步,说:“我叫了你好几声了。”一看李卫缓缓走到前面去了,急忙起步直追,然后两个人并肩而行,边走边聊。李卫问:“有什么事?”那人问:“这棵树是你的吗?”李卫再次扭头看了他一眼,又看了一眼桔树,警惕地问:“你什么意思?”那人说:“我挺喜欢这棵树。”李卫正要说话,那人手中的手机又响了。他一边向前走一边打开手机对着话筒又是一通大叫,哇啦哇啦地,最后不耐烦了,在话筒里颐指气使地大声吼了起来:“一群饭桶,饭桶!你、樊波、张长宁、路建人、杜可明天不用再来上班了……什么意思?你们被辞退了,就这个意思!……是吧,那我等着!顺便再通知你们一声,工资一分没有……”说完话气乎乎地把手机关上了。李卫刚要说话,手机又响了,李卫闭上嘴等他,但是他却没接,对李卫一笑,“你想说什么?”李卫说:“看来你是一个老板。”那人谦虚地一笑,“确切地说是一个打工仔”,看李卫不明白补充说,“为打工仔打工”。挥挥手,“不说这个,不说这个,一说就来火”。看了一眼身后的桔树,说:“我挺喜欢这棵树。怎么样?开个价吧!”李卫愣了一下,“你不会是要买这棵树吧?”那人说:“当然是买这棵树,要不让你开价干嘛?”李卫说:“这事可不大好办。”那人错会了李卫的意思,说:“只要你价开得别太离谱,我保证不还价。”李卫说:“问题不在这儿。”“那在哪儿?”李卫说:“这棵树并不我的……”将事情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最后还掏出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来作证明。那人听了愈发地大笑了,说:“这就更好办了,反正那个人又不知你是谁,我给你五百块钱你卖给我得了。”李卫说:“这不大好,人家把这事托咐给我,我应该对这棵树负责。”那人咬咬牙,“一千!我给你一千行了吧!”李卫说:“这真不是钱的事……”那人说:“你别再婆婆妈妈的了,我再加你一百好了。”李卫:“你让我怎么跟你说呢?”那人说:“什么也别说,你只说行还是不行?”……

两个人在争执中继续向前,一会儿的工夫就没入车流之中不见了。79个桔子的最终去向将由他们在天黑之前做出决定。









































北京安全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qgph.com/bzzs/5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