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病种知识 > 温泉水疗温泉知识普及
温泉水疗温泉知识普及
温泉的定义
泉:地下水自然涌露出地面,称之为泉。
矿泉:是含有一定数量的特殊化学成分有机物和气体,或具有较高的水温,能影响人体生理作用的泉水。
温泉:是指水温在34℃以上的矿泉。
温泉的形成
通过大气降水渗入地下,通过断裂岩层吸取深部岩浆热源,形成高温地下水,高温地下水通过断裂带运移到地层浅部,期间需经过几十年的漫长过程,最终在地表切割低洼地流出形成温泉水。温泉一般分布在板块交擦处,是火山、地震的多发地带。
温泉的分类
(一)根据所在地质构造类型或生成的地质环境分为
A.火山区温泉
B.深层岩区温泉
C.变质岩区温泉
D.沉积岩区温泉
(二)、按其酸碱度(PH值)可分为
A.酸性温泉:PH值在3以下,如果PH值为1就属于强酸
B.弱酸性温泉:PH值在3-6间
C.中性温泉:PH值在6-7.5间
D.弱碱性温泉:PH值在7.5-8.5间
E.碱性温泉:PH值在8.5以上.
(三)、按其化学组成特征可分为
A.氯化温泉、B.碳酸氢盐泉、C.硫酸盐泉、D.混合温泉.
(四)、温泉按其分泌方式通常可归纳为
A.普通泉、B.间歇泉、C.沸泉、D.喷泉、E.喷气泉、F.热泥泉。
温泉的功效
(一)温泉若要有治病和保健功能,一定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含有一定浓度的矿物质,每升水中含有固体成分在1克以上。
(2)含有一定量的气体,如二氧化碳、硫化氢、氡等。
(3)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如铁、碘、溴、氟等。
只有具备了以上几个条件的温泉,才称得上是有保健和治疗功能的医疗矿泉。
(二)、温泉主要有化学疗效、物理疗效、心理疗效三大医理疗效
1、温泉的化学疗效:
(1)药理学效果:温泉水所含的化学成份可由入浴或饮泉方式,经由身体吸收而产生疗效。
(2)体质改善效果:各种泉质均有特殊效果,如放射能泉、酸性泉、食盐泉等,对体质改善及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显著效果。2、温泉的物理疗效:
(1)温热效果:可促进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加强身体毒素之排除,舒展筋骨,消除疲劳,减轻肌肉疼痛。
(2)水压效果:浸泡温泉中时,因身体受到水压而达到运动与按摩之效果。
(3)浮力效果:浸泡于温泉时,因浮力作用而感觉体重减轻,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对患有运动机能障碍或肢体残障者之复健效果佳。3、温泉的心理疗效:
指人、温泉及周围环境合而为一所得之效果,可舒缓情绪,并恢复身心机能,(周围环境含:动植物的生态之美,潺潺的溪流、艺术文化设施等)
温泉常见问答
1、温泉中的不同矿物质成份对人体有何不同的效果?
答:温泉中的碘和镁可镇静降压,钠可帮助肌肉收缩,氢离子能消毒,硫可强化关节,加强肌肉的力量和血管弹性,减少动脉硬化,钾和钙能增强心脏血管功能,调节神经细胞及荷尔蒙运动。
2、温泉中的不同矿物质成份对人体有何不同的效果?
答:温泉中的碘和镁可镇静降压,钠可帮助肌肉收缩,氢离子能消毒,硫可强化关节,加强肌肉的力量和血管弹性,减少动脉硬化,钾和钙能增强心脏血管功能,调节神经细胞及荷尔蒙运动。
3、浸浴冷热(温差)温泉有何益处?
答:在浸浴热温泉后,体内血液循环加速,再通过冷温泉浸浴,使人体产生冷热反差,皮肤血管扩张收缩,达到醒神健体,增强抵抗力的功效。反复冷热交替,对自律神失调或冷体质的人,有显著的调理功能。
泡温泉须知
1、必须先沐浴洁身,洗去皮肤表面的汗渍,使其更容易吸收泉水中的矿物质,并让身体适应水温,保持温泉水质的卫生。
2、选择适合自己温度的泉池浸泡,一般从温到热,水温最好不要超过45度,以免烫伤。为使温泉浴充分发挥疗效,可在浸泡15分钟左右后,起身稍作休息,然后再次入浴浸泡,每日应以三回为宜。
3、空腹或过饱时,应避免入浴。此外,也应尽量避免饭前或饭后立即浸泡温泉。
4、浸泡时间以不超过15分钟为佳,避免心脏负荷过重,或使皮肤因油份流失过多而干燥。
5、初次浸泡不适应者或浸泡时间过长者,一般会出现口干、胸闷等不适感。此时应立即上岸休息,饮杯水或饮料以舒缓不适。
6、浴后用清水冲洗身体,不要用肥皂或浴液,以保留皮肤表面吸收的矿物质。
7、哪些人不适合浸泡温泉?
a、患有严重的动脉硬化,高血压或心脏血管方面的疾病者
b、皮肤有伤口或对温泉过敏者
c、各种急性病患者
d、有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
e、正值生理周期,怀孕初期或末期的女性。
8、酒后为什么不能浸浴温泉?
因为酒后浸浴温泉易引起脑充血、中风、心脏病或其它并发症的产生,酒后宿醉隔天也不宜进入高温温泉池,至少要待酒气完全消散后才宜,否则,在浴池中休克或昏倒便会乐极生悲。
推荐阅读↓↓↓
你不知道的温泉知识?
汗蒸不是桑拿,汗蒸效果甩桑拿无数条街
游泳减肥要游多久效果最好?
桑拿竟能美容护肤,还能减肥瘦身!
想获得更多养生知识,点下方阅读原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