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患病预后 > 年龄大为啥步履蹒跚警惕患上肌少症老年人
年龄大为啥步履蹒跚警惕患上肌少症老年人
张大娘年近70,身体尚可,但最近总感觉全身乏力,走起路来也是摇摇晃晃的,邻居都说她明显瘦了很多,医院检查一下。
医院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后,被医生确证为“肌少症”。
什么是“肌少症”?有哪些危害?“肌少症”又名“肌肉减少症”,是一种老年综合症,会使肌肉质量、力量和功能逐渐丧失。据了解,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约为5%-10%,80岁及以上人群超过50%。而糖尿病患者因节食、营养不良等原因,发病风险比正常人还高3倍。
其主要表现是全身虚弱无力、四肢干瘪纤细、行走困难、步态蹒跚、平衡能力下降、站立不稳,极易发生跌倒而引起骨折,增加老年人致残、致死的风险。
肌少症会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还会导致代谢异常、增加体脂。
导致“肌少症”的原因1、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加,肌肉、骨骼及神经机能减退衰老,一般来说,从40岁后人体的肌肉量平均每年减少8%,如果平时缺乏锻炼,肌肉储备不足,其衰老的速度会更快。
2、营养缺乏
老年人进食量少,又因惧怕“三高”而忌口,造成营养摄入不足,再加上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差,最终导致骨骼肌质量下降、肌力减退。
3、运动不足
老年人经常久坐卧床,体力劳动和户外运动少,加速了人肌肉细胞的衰减及功能减退。
4、疾病的影响
各种消耗性疾病、慢性心肺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药物等,都会加速肌肉的代谢,引起肌肉减少症。
出现哪些症状需要警惕“肌少症”老年人是肌少症的高危人群,当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
1、日常活动困难、步履蹒跚、平衡障碍;
2、乏力、握力下降、手部力量差、受伤后恢复较慢;
3、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4、易发生跌倒、骨折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肌少症的问题愈发普遍,当老年人出现以上症状,祖医堂建议要及时就医,尽早干预治疗。#祖医堂#文章来源:《老年朋友:您的肌肉“缩水”了吗》.家庭医生报.王建华.-0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