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患病预后 > 另眼看健康,慢性疾病的根源是细胞代谢障碍
另眼看健康,慢性疾病的根源是细胞代谢障碍
我们生活在说法太多的时代,有时,还没来得及从震惊中醒过神,打脸的内容就又来了。简单地盲从或质疑,都不能带来益处,只有思路对了,才能看清想明。另眼看健康,带您从泛滥的信息中,去发现真正适于自己的健康之路。今天我们聊聊慢性疾病研究中的最新观点。疾病对健康的损害以及带来的死亡,是与医学发展的程度密切相联的。科技发达了,部分以往能致人于死的疾病,找到了防治方法;另一方面,对急性传染性疾病,有了更多监测发现和控制手段。这也使得在当今的医疗条件下,慢性疾病对健康的影响更为突出,全球死亡人口中50%以上是死于慢性疾病。很多研究揭示,大多数慢性疾病的死因是由损伤所致的生物学反应引起,其根本原因是机体细胞无法完全愈合过程。近期发表于《线粒体》杂志的加州大学学者纳维克斯博士的论文指出,慢性疾病本质上是因自然愈合周期受阻所致,尤其是新陈代谢和细胞水平的功能紊乱,导致身体无法康复。因此,治疗慢性疾病的焦点应该转移到代谢因素和信号通路上。对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救治,应该以控制病情为主。纳维克斯博士的研究指出,人类与生俱来就有细胞自动愈合系统,只是在某些情况下,愈合系统不能正常运作,这使得细胞愈合不能完成或者不断受到损伤,身体机能不能自动复原,从而导致慢性疾病。这些疾病包括易复发的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暂时无法治愈的疾病。因此,纳维克斯博士及其团队10多年来都致力于研究基于细胞危险反应的理论。细胞危险反应理论认为,有3个特征性的代谢阶段构成了治疗周期,首先是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加快愈合过程,通过使细胞膜变得强韧,而停止与周围细胞的相互作用,并在损伤危险过去之后恢复自身功能。只是,在某些机体情况下,细胞平衡被改变,细胞对外界反应产生变化,导致愈合周期无法完成。这样,细胞在损伤威胁过去之后,仍然会处于受损伤或应激状态之中。细胞愈合的进程受线粒体和代谢因子控制,是新陈代谢产生的信号分子,有多个与愈合有关的细胞受体。代谢因子信号的异常,会导致细胞危险反应状态出现持续异常,由此发生愈合障碍。为验证相关理论,研究团队对1组自闭症男孩进行临床试验,选用抑制三磷酸腺苷ATP的药物进行观察性治疗。ATP是线粒体内的小分子,当ATP信号被抑制时,自闭症患者的交流和社交行为就得到明显改善,停用药物后,患者的症状又会复原。用细胞危险反应理论来解释疾病,会对疾病和治疗带来崭新的认识。比如,黑色素瘤可以视为暴露在阳光下的长期的DNA损伤,且细胞没有得到修复;再比如,脑震荡在损伤后的数月或数年内突然发作,可视为创伤应激障碍没有得到完全的修复,细胞仍处在损伤后的应激状态之中。这些研究观点提示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待慢性疾病,比如时常听到的“要提高免疫力”之类的说法,或许可换为“要提高细胞修复能力”,而线粒体是细胞更新换代和人类衰老的关键。聚焦在细胞修复的分子机制层面的研究,或许带来的是整个医学认识的转变,就像癌症基因组研究正在颠覆既往的癌症认识那样,人类对疾病的探索将不再像以往那样,头疼只在头大找毛病,脚疼就只管医脚,而是从本质根源去认识和征服疾病。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你的健康,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