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疾病由来 > 感觉统合训练儿童出现发育期运用障碍家

感觉统合训练儿童出现发育期运用障碍家



运用障碍的大部分症状,是孩子做不来同年龄孩子都会做的事。这些孩子不仅动作协调困难,对于很多日常生活的情况也应付不了。

如果孩子到适当年龄有下列几项行为,则他有运用障碍的可能性很大。

A.穿脱袜子、衣服、扣钮扣、系鞋带等动作向来非常慢,或做不来。

B.到上幼儿园年纪尚不会洗手、剪纸或厕后自行擦屁股。

C.到上幼儿园年纪尚不会用筷子,或一直用汤匙吃饭,不会拿笔。

D.到上幼儿园年纪尚不会玩需骑上、爬上或钻进去的大玩具。

E.到上幼儿园年纪尚不会站起来用脚荡秋千、不会攀绳网或爬竹竿。

F.入学后尚不会自己洗澡;单脚跳、跳绳子等活动等做不好也学不好。

G.入学后拿笔写字、剪帖作业、着色画等做得不好或非常慢。

H.到入学年龄仍经常将饭桌上弄得很脏,教导收拾书桌或玩具很困难。

I.到小学中高年级,对做劳作或家事很笨拙,使用工具很不顺手。

J.动作懒散,行动迟缓不积极;做事非常没有效率。

K.常惹事,如弄翻碗盘、溅泼牛奶、从三轮车上跌落等,需家长特别保护。

L.对自己的事务很敏感,很容易感伤,计划或结果改变时不能容忍。

M.其他人们无所谓的瘀伤、小肿块、小刀伤等,他总觉得很痛而诉怨不已。

N.顽固又不合作,没有伸缩性,一直坚持依自己的方式。

O.成人做家务事很慢;厨房紊乱,或屡弄碎碗盘,学不好煮饭菜。

发育期运用障碍的现象

大部分的儿童面对简单操作的玩具时,多数马上知道怎么玩法。如看到大桶子,他们就会钻进去并滚动;又如在游乐场所立体方格铁架旁时,就会爬上去;而面对一套积木,他们就堆积成塔。有时候这些并不是玩具制造商原来设计的玩法,但儿童自己的神经系统知道如何操作和顺应,并玩得开心。

运用障碍的儿童,对自己身体的概念不清楚,也不知如何运用身体和四肢,常在游乐场所不知如何适应和怎样才能玩得开心。他可能进大桶内,却不知去滚动取乐,也可能把桶子当是废物,根本就忽视掉;大部分时间他多半不懂如何操作玩具,或寻求玩得开心的方法,只会把东西推来推去或排列成行。由于他对自己身体印像和身体跟外界事物关系的发展不良,因此大圆桶、三轮车。立体方格铁架或其他大玩具,对他没什么特别意义。

如果运用障碍儿童很聪明,可能会详细端看其他小孩的游玩,也可能了解他们在玩什么,但自己却无法计划怎样去玩。由于内在驱策力想玩,这些儿童只有用力推或拉这些玩具,以至于常常弄破玩具。他的笨拙常常使他惹祸,并且紊乱不堪;也有在失望和自卑感相形之下,真的有破坏玩具的情形。

一个对身躯四肢概念发展不良的儿童,对自己的身体形状也不清楚,穿脱衣服多半有困难也不知如何使用钮扣或拉链,系鞋带当然更加困难。

工具其实是身体的延伸,因此只有在有清楚和正确的身体形象概念时,才能好好的使用工具。彩色笔、原子笔和铅笔等,都是最常用的工具,也正是老师常教不好这些儿童的技巧工具。老师只感到这些孩子做事都是紊乱不堪,需多学习整齐清洁的习惯,可是除非儿童能统合好身上的感觉,否则永远学不来整齐的习惯。

父母常感到不解,孩子学坐或学走跟别人一样,并没有延迟的现象,为什么他们没有跟别的小孩一样学会自己穿好衣服?自己系好鞋带?会走路和会坐是神经系统在出生前就设定好的计划,到时会自行成熟,而其他日常生活中实用的问题则并非与生俱来的。父母常说:“只要认真用心,他什么都会,偏偏他就不专心,不愿意。”其实这些儿童很用心在做,父母只是没看出来而已。

当儿童学会一些零散的特殊技巧时,父母更感到这孩子对其他事情不专心,什么都学不好。如果运用障碍的孩子有足够的聪明,他会对扣好钮扣的指端技巧,长时间一再练习,直到脑部收到这些技巧的运动信息。可是这些孩子还缺乏通盘运动协调的能力,因此做别的工作还是有困难。学会零碎的技巧固然不错,但对大脑的通盘学习能力帮助不多。

有些儿童会说:“我必须把事情想好,然后进行工作,我无法一边想一边做。”感觉统合良好时,才有自然且随机的计划能力;没有这种随机的计划能力时,每件不熟悉的事都要预先透彻思考好,这需花掉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别人很容易做好的事,这些运用障碍的儿童不仅花大量的精力,而且还常做不好,效率也很低。

五种动作和动作失常

一般动作可从五种角度来分析:

(1)运动得很平顺。如捡拾东西或拿筷子时没有发抖的现象,不平顺的颤抖是由运动神经路线的抑制不足所引起,跟感觉统合不相干。

(2)身体姿势上的协调反应,如跑跳追赶或站立时不会失去平衡,这是依赖运动神经的信息、肌肉关节跟内耳前庭等感觉信息的协调而达成,也是和感觉统合有密切关系的自动反射性动作。

(3)生下来就设定于神经之中枢计划行动,爬行和走路,不需用复杂的感觉统合,不良情况常见于脑性麻痹或运动神经路线受到损害之后。

(4)动作技巧。如打字和跳舞,开始时需用心注意的学习,学会熟练后成为自动行为,不需特别注意和思考。感觉统合失常中有运用障碍的人,常缺少普遍性的熟练技巧,只学到零散的技艺。

(5)动作计划。动作计划是指对不熟悉的事情需专心注意来计划如何指挥肌肉行动,及如何继续执行下去。例如婴儿抓取嘎嘎作响的玩具,把汤匙放进嘴巴玩,及爬到门口;又如让小孩学穿衣、学写字、讲完整的句子,或大男人缝衣服,女性做木工,学新的舞步及使用新器具等,都需动作计划。

从某些角度来说,动作计划是孩童神经系统机能的层次上,最高级和最复杂的一种。这包括意识上的注意力,又跟心理和智力机能有密切的关连,而且深深依赖着脑干部和半球间很复杂的感觉统合。大脑告诉肌肉做什么事,但从全身来的感觉及其判读的资料,才能使大脑下指令。动作计划是感觉运动和大脑智慧间的桥梁。

如果好好观察儿童刚学跳地上圆圈的游戏,或爬上一棵树木,可看到他动作计划的情况,很小心的在玩或爬树,不能分心。如果有人叫他或丢东西而分散了他的注意,他马上就停止不动,无法同一时间注意两件事。但如果大脑的组合很好,只要动作计划这些事几次就能精通,他很快就学会,只需稍稍注意而不需全神贯注到手脚的动作,甚至可在跳和爬当中跟朋友谈话。

动作计划不良的人,在别人看来做事怪怪的且没效率。例如叫一个孩子躺在长凳上,他把肩膀和身体躺在凳上后,有时会发问类似下面的问题:“我的脚怎么办?”问题是脚的感觉没告诉大脑如何摆双脚。又请一位动作协调不良的高年级学生在桌上躺下来,他先站在凳上,再站在桌子上,然后躺下来。在家中他能一下子躺到床上,不用先站起来,这是他过去一段长时期学会的零散技巧,却无法运用到稍微改变的形式和场所,而直接躺到桌上的要求。

一个小孩刚学会一起使用双手,而正忙着把双手紧握塑胶棒子要挥打悬着的球。旁人谈话的干扰,使他无法专心对双手动作做好协调,因此大声喊叫说:“不要讲话!我要打球。”当然我们尊重他的要求而停止谈话,但可见有动作计划而学不成动作技巧时,精神上的耗费很大。父母或老师常认为写字或接棒不好,是不专心所致,其实孩子们很用心,只是神经系统有动作协调不良所引起运用障碍的现象。

身体形象及神经上的记忆

动作协调和动作技巧,都需要身体形象和各部位机能上的认知。从身体来的感觉输入到脑内,需构成很清楚的身体“图形”,大脑依据这些内在感觉图形,才能很正确的移动身体。感觉图形储藏在神经系统中,因此也叫做神经模型,或叫身体形象、身体图表、或身体觉像。

不管是感觉或运动神经的传导,每次通过前后神经的接合处时,接合处就发生构造和化学上的变化,使神经信息的传递愈来愈顺利。为着某些特别感觉运动功能上的使用,神经传导引起其神经接合处的一再重复使用,结构上产生了更深和更固定的变化,神经传导的经验痕迹也就储存在其中,创造了这种感觉运动功能的神经上的记忆。

新生婴儿在脑内神经接合处,只有极少数记忆的储存,随着跟外界接触的增多,感觉和运动神经上的记忆消息也逐渐充满于神经接合处。针对我们知道的每件事,在我们脑海中都有神经上的记忆,包括所认识的字、所看到的东西、所知道的每张脸孔、所使用的数字号码、所有的动作技巧等等。身体形象是个凑集成的记忆,不仅包括了身体的每一部分,而且也记住了身体每一部分所做的动作。

我们的身体形象,是由身体每一部分的天体图所构成,有点像世界地图一样。儿童从运动和做事情中,储存了无数的感觉消息,正如探险家绘制他们所发现的陆地;儿童操作的运动变化愈多,其身体地图也愈正确。大脑计算动作计划时,会参阅使用身体形象,正像我们用地图引导旅游一样。身体地图愈正确时,也愈容易引导不熟悉的身体动作。

我们的身体形象包括身体所有部分的神经上的记忆:身体的大小、重量、界线、跟身上其他部位的相对位置、会做过的所有动作。此外,身体形象也包含跟环境关系的神经上的记忆:地心引力的性质,某些东西的硬度,其他东西的适应性等等。这样大脑才能由预估而知道,肌肉需要多少或多快的力量才能完成一件工作,要不要使用工具协助,及到某一程度时会不会跌倒。身体形象跟“汽车形象”很相近,是很好的比喻。驾驶某辆车一段时间后,我们对车子的大小,转弯需旋转方向盘多少圈,脚踏多少力气可把车子加速或减速等等,都有很好的感受性。这些感受性经验是每次驾驶时从车子的反应所体验得到的,一个优良驾驶员会随时随地自行唤起这些感受上的记忆,而不需进行思索。对“汽车形象”不正确时,很容易引起车祸;而运用障碍的儿童屡有学习障碍或常有许多事故发生,就因身体形象不良,动作协调一直做不好的缘故。

身体形象不良

身体形象主要是由识别性触觉,在肌肉关节动觉(本体感觉)和前庭平衡感觉得协助下,所建立起来的。大部分轻微脑机能失常的儿童,触觉多有不规则的现象(特别是在手指和嘴巴附近的特殊识别性触觉),常在位置和辨识能力上有缺陷,使身体形象建立不起来,更谈不到运用。这些儿童的肌肉关节动觉也较模糊不正确,对手脚的位置和力量不很清楚,因此常估计错误而弄破东西,也因而必须依赖视力的协助来减少事故。

前庭平衡感觉是全身移动的导航,对肌肉关节跟皮肤等神经信息的调节(用以提高效率)都很重要。身体形象和动作计划欠佳的儿童,前庭机能也多少有问题。

大脑发出一项动作命令,使肌肉移动身躯或四肢,在外界环境中办点事:如把一本书推落桌下我们看到也听到跌落声,产生感觉上的输入,回馈到神经系统的脑中枢,这种情形是“外界回馈”。还有一种“脑内回馈”,我们看不见也听不到。每次大脑主动送出动作命令时,大脑就监听那些命令,并用来解释动作所产生的感觉输入。脑内回馈在动作命令执行完毕前,就把命令登录在脑内。这种“事前”登记得信息,是发展动作计划能力上不可缺少的要件,因为外界回馈回到脑内已太迟,因而无法让人改变计划。

当身体的移动,是由他人代为挪动时,大脑没送出动作命令,因此没有脑内回馈。所以在训练时,一定要让运用障碍的儿童,引导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引导动作愈多,带给自己的脑内回馈也愈多。自己引导的动作,是发展良好动作计划的关键所在。

常常人们并没想到如何把事情做好,停止思考而不去费心,让大脑做自己工作。例如咖啡厅的女服务生,托盘和银器在手中平衡得很好,但她一点也没想到这些;初学跳舞者常常在想舞步,然而只有在不想舞步时,跳舞才能跳得随心所欲。缝纫师或家庭主妇,手和手指配合得恰到好处,动作自动变得很简单,工作很顺利,这些都是不假思索的动作。

思考可帮助决定做什么,但对“做”的举动并没有多大用处。“做”事的肌肉构造很复杂,思考肌肉如何去做快速发生的事情,实缓不济急。有关身体形象的信息来自感觉统合而不是心理智力,感觉信息并没到达我们的意识,思考实际上会干扰感觉输入和动作反应间的自动处理。如大脑的感觉统合良好时,能处理从身体来的感觉输入,再配合良好的形象,所形成的动作计划完全不需经过思考。

运用障碍的儿童,其动作没能做到不假思索。他的身体形象太紊乱了,常把手脚投送到错误的地方,事情秩序均混淆不清。他很努力在做,但都没效率。父母和老师看到他的困窘,而试着用说明和指导来协助他,但是很不幸地,说明和教导的协助无助于孩子的感觉统合失常,再用心的言辞解释也无法帮助大脑组合好。在这些情形下,与其告诉他如何移动左脚或解释如何做,不如单纯碰那只脚,不说一句话——那碰触的感觉有可能告诉其大脑,如何移动那只脚。

运用障碍对功课的影响

很多运用障碍的儿童有学习上的困难,但并不是这些儿童全都有问题。一些运用障碍的小孩,学习上尚赶得上,只需加倍用功——聪明可以弥补学习上的困难,但聪明不见得会让这些孩儿在各方面感到灵活与愉快。

儿童早期的学习主要是依赖着大量感觉的输入,不仅从眼睛和耳朵,而且从前庭平衡触觉和肌肉关节动觉(本体感受)等接受器的输入,都非常重要。以后将会再谈到,视觉感受及其识别能力的发展,多少需依赖身体和重力感觉上的完整。如果这些感觉得功能不良,视觉的处理和阅读都会受到影响。

大脑里的身体形象组合不很好时,写字、着色和画图能力也不好,在教室内或在操场游戏中,这些情况常常让孩子感到自己愚蠢或无能为力。

运用障碍儿童的痛苦

这些儿童不仅动作计划困难,对于很多日常生活的情况也应付不了。大脑既然不能组合好身上来的感觉,对人多或东西很多场合的感觉也将无法处理。当孩子无法分辨内外产生感觉的缓急轻重,就要对某些事物全神贯注,会让孩子很容易感到负荷过度。因此别人应付得了的紧张压力,对于这些运用障碍孩子就无法应付。而且孩子反应上的不恰当,使得他一件事需做两次以上,同时需面对第一次弄糟的结果。

运用障碍孩子的身体形象发展不好,有时甚至没有自己肉体存在的清楚感觉,因此常有自己身份认定上的危机。由于不甚清楚自己是谁或自己长得怎样,无法在游戏或开玩笑时接受别称或假想的情况。

有位运用障碍的女孩,长得很美,别人戏称她为公主时,她就要哭泣说:“我是阿美,我不是公主!”在她内心中,对生存非常没有安全感,能抓住身躯上的一点点身份,也有助于不安全感的减轻。可见在神经系统上的不规则发展,也会使正常人格的发展受阻。虽然运用障碍的儿童在举止上很不可爱,实际上这些儿童正需要额外的爱,才能增进自信心。

当孩子无法胜任工作,或需勉强挣扎才能进行工作时,要他动手是一件有很大威胁的事,大多数人无法想象到这种威胁的可怕。这些孩子也许会想象自己能把事情做完,结果却无法把事情做好,这又是一个很重大的挫折感。这正如双手因骨折而被铸在石膏中,却在那里想如何自己拿东西来吃一样的失望,因而感到相当的无能为力——不仅对自己感到无奈,对外界环境的关系也没把握。他可能以支使别人及操纵环境方式来补偿,有时候,他变得用顽固和不合作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完整性。

运用障碍的儿童常常认为是因为别人或某些东西的捣蛋,才使他做不好或导致失败。他会说:“是那墙壁打我”或“椅子的摇动是你弄的”一类的话,认为事情的发生都是别人的错,连铅笔纸张都会干扰他。一些运用障碍的儿童,同时有重力不安全症的现象,于是认为地球也很不友善的要害他。

对这种感到无能、没安全感及迷惑的孩子,大人的态度常强人所难。大人多以孩子的聪明或智慧程度,来衡量孩子应有的成就,而非依其动作计划所能做到的能力来训练。当大人看到孩子会做一些零散所学得的技巧,或因出生前就设定于脑中枢的计划而自然会走路爬行时,就认为孩子也应会做好其他事情。他们完全没考虑到孩子情绪上的脆弱,或神经系统能不能负荷得了,甚至期待孩子能处理许多紧张压力和混淆的情况。

在神经系统上,运用障碍儿童无法保护自己,有时连弄断了铅笔,也可能有引发大灾难似的反应。如鼓起勇气来尝试游玩或做事情,却一再碰到困难或造成狼狈的场面,孩子就坚持不再涉足于其中。看到别人玩得开心或把事情做成,对同样的事自己却注定失败,于是孩子感到更没安全感,因此这些孩子会变得更消极、反抗或喜欢操纵别人。

运用障碍儿童的情绪都很脆弱,常可看到他们一下子高兴,一下子又哭起来,喜欢以婴儿方式来应付情境。这些孩子比其他小孩还需要父母的支持和安慰,父母需从他的角度来看世界,才能了解他与接受他。

帮助运用障碍的儿童,最好避免外界的压力和失败,避免对他具有威胁性的游戏或环境。只要孩子的方式稍具有建设性,最好让孩子依内在驱动力来引导他自己的步骤,别人的方式不见得适合于他。对他的了解、保护和在其他能力范围内的机会,加上感觉统合训练,将会协助他的脑机能更有效率。

发育期运用障碍里程表

发育期运用障碍是一种脑机能失常,这妨碍了触觉的组合,有时也影响到前庭平衡和肌肉关节动觉,同时妨害了动作计划的能力。“发育期”意指问题发生于早期儿童生活当中,并影响到成长中儿童的发展。

运用障碍的大部分症状,是儿童还做不来同龄孩子都会做的事。除了环境特异的情况外,如果孩子看来思考和推理能力还不错,到下列年纪还没学会同龄孩子早就会做的事情时,就要考虑是不是有运用障碍的现象:

六个月大:会跟发出嘎嘎声的玩具、积木和珠串玩,而不只是紧抓或塞进嘴巴咬。

一岁大:会操作东西,把它拆开,小的塞进大的里面,重新排列,互相碰撞弄出声音,而不只是推或拿东西而已。

两岁大:会用汤匙喂自己,拿杯子喝水,用蜡笔做记号。

三岁大:会穿脱外套和外衣,用叉子,打开口香糖包纸,用毛巾擦干手。

四岁大:会扣上简单的钮扣,从容器倒水到杯中,洗手,用剪刀,爬过或钻进桌椅或箱子,骑三轮车,双脚齐跳。

五岁大:会穿上各种衣服,用蜡笔画十字,上厕所后自己擦屁股,剪贴图案纸。

六岁大:会单脚跳,写自己的名字,着色画,用铅笔橡皮擦,玩接球。

七岁大:在亲人帮助下会洗澡,虽不很顺手但可用锤子、螺丝起子和钳子,用餐刀涂奶油,绑好鞋带。

八岁大:会以正楷写名字,使用安全别针夹两件东西,会用胸针、织针、纸夹等,会跳绳。

九岁大:会用餐刀切东西,不需帮助自己能洗好澡,用锤子、螺丝起子和钳子用得很好,会轻快的跳。

十岁大:会用汤匙打蛋而不溅出去,会敲破蛋把蛋黄蛋白分开,用刀削苹果皮,模仿折叠纸张做帽子。

如果儿童到适当年龄有好几样前述事项没学会,而且有下述问题时,他有运用障碍的可能性很大:

1.做事非常没效率。

2.肌肉紧张度很低,让人看来弱不禁风。

3.比别的小孩需要更多的保护,发育上的问题比别人多,母亲不得不过分保护这个孩子。

4.常易遭遇事故,有很多像把牛奶溅出的小事故,或跌落三轮车的大事故。

5.对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很敏感,感觉上很容易受伤害,不能忍受计划被改变,或预期的事情被倾覆。

6.对身上小伤抱怨很多,别的小孩无所谓的瘀伤、小肿块、或小刀伤等,很易让他感到痛苦。

7.顽固又很不合作,他的神经系统较少伸缩性,一直坚持自己的方式。

如果您觉得文章有价值

请转发到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oqgph.com/jbyl/126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