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疾病由来 > 警惕长期体温低的七大危害
警惕长期体温低的七大危害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s://m-mip.39.net/nk/mipso_5972056.html
数九寒天,气温骤降,人体的机体免疫功能和内分泌机能失调,导致老年人体内产热少,体温调节功能差,从皮肤丢失的热量多,不能使体温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加上对温度变化的不敏感,甚至没有反应,体内的热量就不断散失。
我们知道,正常人的体温是36.5℃~37℃,如果你的体温高出37℃或低于36.5℃,那么身体就会向我们发出疾病警告。那么体温高低与人体的健康是怎么样一个关系呢?
恒定的体温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即使体温发生细小的变化,都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而且,体温里蕴藏着很多奥秘,就连人体中活跃的疾病细胞,都有自己青睐的温度。
医学研究表明,体温每升高1℃,人体免疫力就会提高5-6倍;相反,体温降低1℃,免疫力就会下降30%。36.8±0.34℃(即36.46—37.14℃)是人类正常体温的标准值。但大部分现代人由于压力过大和饮食不当等原因,正常体温都在35℃—36℃,而这种“低体温状态”正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更年期障碍、抑郁症、心肌梗死、癌症等疑难杂症高发的重要原因。
“体寒”,以中医看,大部分叫做“虚寒”,就是体质虚且寒。寒体质的人就怕冷,再加上虚就更怕冷了。体寒的人往往比较怕冷,手足冰凉。脾胃有寒,便不敢吃偏凉的食物,经常腹痛腹泻;肾有寒,除腹泻以外还会小便清长;肝有寒,可能会气逆产生呕吐感,或头顶痛等。
寒气的来源有很多,总体可以分为内寒和外寒。寒的本质是气机静止,内寒就是因体弱造成气机无力运动,一般伴有虚证表现,如气短乏力,面色白等;外寒是由于外界寒气侵犯到机体,使机体内部的气机受阻,运行缓慢。
中医指出,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元素,充足的气血和畅通的经络。而中医学上讲的“气”,由“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华”,以及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组成。具有推动血液、津液的生成和运行,以及维持脏腑组织的各种生理活动的作用,与温度的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养生讲究,阳气充足,肾气饱满。其实要养护好身体阳气,关键在于身体温度。
体温低代表身体寒冷,血液遇热则行,遇寒则凝。体温低血液循环就慢,而血液是给我们人体带来营养,带走垃圾的载体之一。血液循环慢了,带来营养速度变慢就会加速人体的衰老;带走垃圾的速度慢了,体内毒素代谢不掉沉积引起自身中毒。
头痛、腰痛、神经痛等疼痛以及感冒、便秘、浮肿,均是因为体寒所引起的。
长期体温低的危害
危害一:四肢不温,畏寒怕冷
阳气就好像大自然中的太阳,阳气不足的人,就仿佛阳光不足,身体内环境处于一种阴冷的状态,常常四肢不温,畏寒怕冷,常常感觉身体没有力气,心理上也容易倾向于内向,不善于表达,更喜欢“宅”在家里,甚至总是喜欢躺着。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常常用“但欲寐”来表明人体阳气不足的状态。危害二:完谷不化(大便中时常夹杂没有消化的食物)
身体比较寒的人,脾胃阳气不足就会出现脾胃虚寒,没有动力把食物进行很好的转化,没有深度的加工,吸收,筛选食物的能力,好的东西吸收不了,直接拉出去了。不好的东西排不出去,留在身体里,肚子越来越大;也会表现出来越来越不像吃东西、腹痛腹胀的症状。危害三:精神不振
阳气不足的人就好像水受了寒气一样,一部分慢慢结冰,流动会变慢,醒着的时候容易没精神而且行动迟缓,做事情比较慢腾腾。气色不好,有黑眼圈,情绪烦躁。危害四:湿气重
身体的湿气犹如大自然中的雨水,如果阳光不足,雨水无法蒸腾,地上就湿漉漉的,有很多水潭。人也是一样,阳气不足的人,往往腹部松软肥满,湿气重,肚子冰冰的。危害五:影响下一代的生长发育
怀孕时母亲的血液就是孩子生长的土壤,母亲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母亲身体内阳虚寒气较重,孩子生下来就寒气重,容易出现黄疸重、湿疹、吐奶、腹泻、哮喘、过敏等。
危害六:导致肥胖
阳气不足,脂肪内聚,如果饮食上再多吃油腻食物,经常不运动,就会加重肥胖。危害七:伤害心脏
心脏是动力泵,阳气弱体温低的话,为保证身体各脏腑供血量,心脏就要加快泵的速度,导致心脏负担过重;还会出现如胸痛、气促、心悸、头晕目眩、晕厥等现象。提升体温的绝招
1、注意居室和穿着保暖。2、多运动,提升体温。3、应选热量较高的御寒食品,以肉类为主,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科学进补。4、保持稳定的情绪。远红外线如何提升体温波长4-15微米的远红光线,与人体发射出来的远红外线的波长相近,能与生物体内细胞的水分子产生最有效的“共振”,同时具备了渗透性能,有效地促进动物及植物的生长。
远红外线有较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具有显著的温热效应和共振效应,它易被物体吸收并转化为物体的内能,令人体温度升高,通过汗水排出体内寒气、湿气、毒素,对人体产生良好的理疗效果。
远红外线被人体吸收后,可使体内水分子产生共振,使水分子活化,增强其分子间的结合力,从而活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使生物体细胞处于最高振动能级。
由于生物细胞产生共振效应,可将远红外热能传递到人体皮下较深的部分,以下深层温度上升,产生的温热由内向外散发。
这种作用强度,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强化各组织之间的新陈代谢,增加组织的再生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调节精神的异常兴奋状态,从而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
有什么办法能够实现提升人体体温,消除低体温的危害呢?现代科学发现,远红外线可担此重任。远红外线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呢?请看视频:
声明:平台仅供学习交流之用.部分图片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