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疾病由来 > 宝宝身上有胎记可能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宝宝身上有胎记可能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每个孩子都是降落人间的天使!新婚夫妇喜迎添子。但看到刚出生的宝宝发现身上有胎记的时候,不免令人揪心不已。于是很多爸妈就会关心,新生儿胎记对身体是不是会有影响?治疗胎记有必要吗?
胎记
胎记在医学上称为“母斑”或“痣”,是皮肤组织在发育时异常的增生,在皮肤表面出现形状和颜色的异常。胎记可以在出生时发现,也可能在初生几个月后才慢慢浮现。
儿童医生介绍:
新生儿的胎记发生率约在10%左右,可以说是很普遍的,大部分的胎记只是影响新生儿的美观,不需要特别处理。但新生儿胎记需要爸妈提高警惕,可能会危及到宝宝的健康。像有些胎记会合并身体器官的异常,甚至有发展和恶变,必须积极治疗。
对于那些奇形怪状的胎记,大多初为父母的并不了解,更不用说分辨了。那么各位新爸新妈们可要注意了,看看自家宝宝有没有这些胎记。如咖啡母斑、毛细血管瘤、毛痣等则需高度重视,及早治疗胎记。对于一些对身体没多大危害的色素痣、太田痣,则不用过于担心。
胎记主要分为两类:危害类和注意类
注意类:
色素痣、太田痣、橙红色斑(或鲑鱼红斑)、蒙古斑、草莓样血管瘤(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等。
以上胎记一般而言不需要治疗,但以下几种胎记就要格外当心了!
危害类:
先天性痣、暗红色斑(葡萄酒色斑)、咖啡牛奶斑(咖啡母斑)、毛细血管瘤、毛痣等。
新生儿常见胎记
先天性痣
约1%的新生儿会得这种痣。它的形状常表现为形状大小不规整,小的直径为2毫米左右,大的则可侵犯整个背部、颈部或整个肢体。这类痣有可能发展为皮肤癌,如果面积较大就应该进行治疗。
暗红色斑(葡萄酒色斑)
宝宝刚出生时,这种红斑的颜色是桃红色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它的颜色会越来越深,越来越暗,变成淡紫色。多出现在面部和颈部,且面积比大,暗红色斑由毛细血管扩张引发,多数会变得越来越大,如果长在眼睑上会增加患青光眼的风险,需要进行治疗!
咖啡牛奶斑(咖啡母斑)
它的颜色就像是咖啡里加了牛奶,呈棕褐色。这种胎记多为椭圆形,多出现在躯干、臀部和腿部。它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大、颜色变深,一般不会带来健康问题。如果同时出现好几个比硬币还大的胎记,很可能与神经纤维瘤有关,要马上咨询医生。
蒙古斑
这种胎记表现为平坦光滑,一出生时就有,常见于臀部或腰部。它们多为淡蓝色,也可能是蓝灰色、蓝黑色。这种胎记看上去像是一片淤青,在黄色人种中很常见,通常在学龄前会逐渐消失。
海绵状血管瘤
此胎记就像充满了血的浅蓝色海绵组织。通常出现在头部或颈部的皮下,如果长得比较深,上面覆盖的皮肤看起来就没什么异样,有些在青春期前会消失。如有增大应及时治疗。
草莓样血管瘤(毛细血管瘤)
这种胎记通常出现在脸部、头皮、背部或胸部,多为红色或紫色。草莓样血管瘤通常在出生后数周形成,可能不凸出于皮肤,也可能是稍稍高出皮肤的草莓状柔软肿块,一般对健康没有影响。如果有增大的趋势则应及时治疗。
橙红色斑(或鲑鱼红斑)
约1/3的新生儿都会出现这种胎记。它是一种小的、淡红色的斑块,通常平铺在皮肤上。多出现在后脖颈上、两眼中间、前额以及眼睑上。随着孩子不断成长,多数会逐渐消失。
新生儿常见胎记颜色简易自我辨别
黑色胎记:黑色素细胞痣、先天毛发性黑色素母斑、兽皮样黑痣、斑痣。
青色胎记:蒙古斑、太田母斑、伊藤母斑、青色母斑。
褐色胎记:咖啡牛奶斑、贝克氏母斑。
红色胎记:葡萄酒色斑、焰色痣、草莓样血管瘤。
紫色胎记:皮肤静脉瘤、海绵样血管瘤。
肤色胎记:表皮母斑、皮脂母斑、结缔组织痣。
发现宝宝有胎记,可以做些什么?
除了以上这几种胎记外,常见的还有草莓样血管瘤、海綿状血管瘤和皮肤葡萄酒色斑等等。由于胎记的种类较多,家长难以在家自行分辨其是恶性,还是良性?是会消失,还是会伴随宝宝一生?因此,当发现胎记后不要着急,医院进行检查确诊。
每个孩子都是降落人间的天使,在父母给宝宝准备一个温暖的窝的时候,记得擦净他们焦急来临时不小心弄脏的羽翼。
图片:百度图片;文:小树妈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