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预防治疗 > 心理诊断技能简答题
心理诊断技能简答题
心理诊断技能简答题
一、心理咨询应具备以下的条件。
1、能显示专业的特点
2、具有保密的功能
3、能够提供适当宽敞的空间
4、配置舒适的桌椅
5、配置必需的设备
二、保密原则中保密例外是怎样的?
1、求助者同意将保密信息透露给他人
2、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保密信息
3、出现针对心理咨询师伦理或法律诉讼
4、心理咨询中出现法律规定的保密问题限制,如虐待儿童,老人等
5、求助者可能对自身或他人造成即刻伤害或死亡威胁的
6、求助者患有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
三、在对该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时,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
1.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谈话目标。
相关考点: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的方法有哪些
1、释义2、中断3、情感反射4、引导
五提问过多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消极影响?(三级技能P12)
1、造成依赖
2、责任转移
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
5、求助者因为处在被“审问”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与行为
6、提问过多可以影响会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六、在咨询中应避免出现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是什么?
1、避免提问“为什么”的问题。
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3、避免多重问题。4、避免修饰性反问。5、避免责备性问题。6、避免解释性问题。
七、与该求助者进行谈话时,对会谈内容的选择应把握什么原则?
1.可接受: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2.有效: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
3.积极: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
八、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要注意些什么?
1.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心理咨询师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该求助者的谈话内容。
5.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九、如何对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析?(理解很重要)
1.根据判断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可知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相对稳定,故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
2.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现出强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动求医。
3.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能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也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希望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解决。
其他知识点
一、对该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三级技能P14)1.对该求助者可选用MMPI测验,用来了解其病理人格特征,也可以作为鉴别精神病的辅助依据。2.对该求助者可选用EPQ测验,用来了解其行为倾向/人格特征。3.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CL-90测验,用来了解其临床症状以及严重程度。4.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AS测验,用来了解其焦虑情绪及严重程度。5.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DS测验,用来了解其抑郁情绪及严重程度。6.对该求助者可选用LES测验,用来了解其两年来是否有重大生活事件发生。7.对该求助者可选择韦氏智力测验,了解是否存在智力障碍。二、还应收集该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三级技能P10)1.该求助者的出生情况及婚恋情况。2.该求助者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3.该求助者的早年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4.该求助者对未来的希望。5.该求助者性欲的发展及性生活的相关情况。6.该求助者的生活状况。7.该求助者的社会交往情况。8.该求助者的娱乐活动。9.该求助者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要特点。10.该求助者的家族史。11.该求助者的疾病史。12.该求助者的既往心理咨询史及心理测验情况。。13.该求助者的家庭成员关系。14.该求助者的价值观、信念或理想。三、对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三级技能P17)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如下整理:1、精神状态:紧张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下降、2、生理功能改变:即躯体异常感觉:心慌、脖子僵硬、疲劳、食欲和睡眠问题3、社会功能状况:妨碍求助者恋爱、工作受到影响、影响人际交往五、为确定资料的真实可靠性,需对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临床资料相互印证比较,请将本案例收集到的资料分类整理。(三级技能P18-22)1、求助者的主诉:近一年多焦虑、紧张,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伴失眠2、家属报告:求助者家庭优越,从小教育严格,懂事听话。性格较内向、胆小怕事,追求完美。学习成绩优良。3、摄入性谈话:(1)求助者一年前失恋,快毕业了,论文没有写完。骨折、耳聋、掉头发,什么都干不下去,失眠,一天睡两三个小时。(2)感到毕业渺茫,没心思找工作。(3)亲朋好友不能帮忙。最想解决的问题是治好病,如期毕业。4、临床观察:求助者焦虑不安,情绪低落,思路清晰,有礼貌。5、心理测验:SAS:70,重度焦虑
EPQ
粗分
T分
P
8
40
E
7
35
N
20
70
L
6
40
EPQ的结果:典型内向、典型情绪不稳定SCL-90的结果:躯体化3.8、抑郁3.2、焦虑3.9、敌对2.56、其他。
六、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举例:(三级技能p35)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1、该求助者的症状不是由躯体疾病引起的;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由于工作失误而产生内心冲突,心理冲突属于常形。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引发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没有泛化。5、不良情绪持续满1个月不能自行化解。6、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七、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举例:(三级技能p39)诊断:严重心理问题。诊断依据:1、症状不是由躯体疾病所致2、按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症状由婚姻问题引起,属于强烈现实刺激。4、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已经泛化。5、症状表现:主要心理症状是:内心痛苦、情绪低落、心烦、后悔、委屈、气愤、兴趣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躯体症状是:食欲下降、入睡困难、头昏脑胀。6、症状持续时间长,半年左右,精神负担重,存在内心痛苦,影响了社会功能,有回避出现。
八、神经症的诊断依据举例:
(一)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强迫性神经症。诊断依据:1、按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排除精神病。2、症状表现:强迫思维、焦虑情绪、强迫行为、3、冲突已经变形4、病程:持续时间较长,超过三个月5、严重程度:社会功能已经受损、工作效率下降、内心痛苦无法摆脱6、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的评分,该求助者在内心痛苦、严重程度、病程上的得分大于6分,神经症的诊断成立。(二)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恐怖性神经症。诊断依据: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故排除精神病。存在与处境不相称的恐惧并伴有显著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对所怕处境的回避,导致社会功能受损严重。精神负担重,存在内心痛苦,且无法自行摆脱。心理冲突是变形的。病程长、已超过三月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的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内心痛苦程度,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病程上的得分大于6分,神经症的诊断成立。九、对该求助者需做哪些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
以及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即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求助者的思维正常,主客观世界统一,且个性稳定,因此排除精神病性障碍。
2.与恐怖性神经症相鉴别
恐怖性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害怕与处境不相称;病人感到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对所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伤。该求助者虽有焦虑、痛苦的情绪表现,但不符合恐怖性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
焦虑性神经症的诊断标准:焦虑的情绪体验;焦虑的身体表现(运动型不安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该求助者虽有焦虑、痛苦的情绪表现,但没有焦虑的身体表现,因此不符合焦虑性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4.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
抑郁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兴趣减退甚至丧失;对前途悲观;无助感;感到精神疲惫;自我评价下降;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以上症状至少持续两年,且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抑郁状态。而该求助者病程还不到一年。
5.与躯体疾病相鉴别
求助者的肺部曾出现阴影,但是经过治疗阴影消失,其后进行的各种检查均为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因此,因此可排除求助者的心理症状是由患躯体疾病引起的可能。
心理咨询技能简答题
一、在咨询时,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三级技能P52)1、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2、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达到理想咨询效果的先决条件。3、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受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响。4、建立与维护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双方共同的责任和任务。5、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之一。6、建立良好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是:(1)尊重(2)热情(3)真诚(4)共情(5)积极?白癜风的中医疗法?合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