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预防治疗 > 没上过奥数班,金华10岁神童捧回两枚
没上过奥数班,金华10岁神童捧回两枚
学数学,需要天赋吗?这个问题,恐怕没人能给出答案。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就有那么一些人极具天赋,让人为之惊叹,在奥数赛场上,更是如此。
今年暑假,有两场数学大赛上演巅峰对决,分别是7月中旬在广东举行的第20届“华杯赛”全国总决赛和7月28日~8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第13届“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全国总决赛。
“‘华杯赛’中,我们金华代表队荣获2金6铜,在全国支参赛代表队中排第15名。其中,陈执同学以分(总分分)获得小学中年级组全国第一名,是年纪最小的选手。”日前,婺城区雏英假日活动中心主任庄正标向记者说起这个喜讯。在接下来的“走美杯”全国总决赛中,陈执又斩获了一金一银。
从小到大,他从没上过奥数班
很多人觉得,拿到奥数比赛全国金牌的孩子,肯定是在题海战术中摸爬滚打过来的。然而,从小到大,陈执却从没上过奥数培训班,只是在比赛前上了一期5天的集训班。
陈执今年10岁,年10月20日出生,现在金师附小读四年级,是第一次参加全国奥数比赛。“其实,这次比赛能获奖,着实出乎我们的意料!”陈妈妈说。陈执自己也颇感意外,毕竟之前没有系统学过奥数,只是有时候在家会做一些奥数题,又是年纪最小的选手,能获奖已是惊喜了。
“华杯赛”结束后,记者曾联系陈执采访,没想到他又匆匆赶往北京,参加“走美杯”全国总决赛。这场比赛分趣味数学解题技能展示、数学创意作品展示、数学益智游戏、数学发现之旅、团体对抗、数学智力运动会。比赛之前,他在父母指导下认真做了几天奥数题。由于之前没有系统学习过,基本上是抓到几年级的题,就做几年级的题。
数学智力运动会,是他第一次接触的题型,直到暑假才知道有“算24点”“二阶九连环”等智运会项目,集训开始才第一次见到九连环这个比赛用具。比赛前一天,他因为第一次住集体宿舍,太兴奋,睡不着,还发烧了。第二天的“二阶九连环”没发挥好,只拿到第十几名。
“算24点”,是从道题中选5题进行比赛,他做了多题就上场了。初赛分10组,每组30人,“30进5”入选复赛。“第一轮,我太急了,只用了9秒便交卷,比第二个交卷的选手足足快了1分11秒。可惜,一个数字明明算对的,却写错了,太马虎!”陈执说。
接下来的复赛、决赛,他吸取教训,保持全胜的战绩。在做最后一题“5、5、9、11,算24点”时,他有些紧张,花了不少时间才想到答案,屈居亚军,拿了银牌。不过,数学智力运动会是所有选手一起比赛,不分年龄大小,其中还有不少初中生,只有四年级的陈执拿到第二名,依然让全场震惊。
两岁迷上数字,数学启蒙从玩计算器开始
一般人觉得,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可陈执却很爱数字、爱数学,觉得那是令人着迷的智力游戏,解高难度的数学题就是一种享受。
陈妈妈说,在陈执两岁左右,就已经会数1~的数字,还能倒着数,也能跳着数。爸爸是数学老师,见他对数字敏感,出门的时候偶尔会和他一起念数字。
上幼儿园时,陈执最喜欢的玩具,居然是计算器。“随便摁个键,就有数字跳出来,加减乘除就是那会儿学会的。”小时候的陈执觉得,计算器上的那些数字最好玩。到了大班,他已经能口算两位数的加减乘除,并且能够一口气背出1~的平方。
“其实,我们没有刻意教,他都是自己感兴趣,玩着玩着就会了。”陈妈妈告诉记者,家里墙上贴着一张乘法口诀表,小时候陈执是外婆带的,外婆就和他一起念口诀表。“一一得一……”没想到,才两三岁的陈执很快就会背了。
他还特别爱看数学思维类的书籍。每次去图书馆,总是捧回很多思维类书籍,比如《0~99岁都可以玩的思维游戏》等。他也爱看侦探推理小说,可以对着一堆数字,一个人推理很长时间。
陈爸爸虽然是数学老师,却没有刻意教儿子如何学数学。上了小学,大部分数学知识都是他自己看书自学的。遇到不懂的题目,才会请教爸爸。陈执还喜欢出题目给父母做,二年级的时候,他出了两张数学卷,爸爸一张,妈妈一张,比比谁做得好。“他出的题目挺难的,有几道题目还把我给难住了。”陈妈妈说。
老师特许他不用规规矩矩上课
从小到大,陈执的数学能力一直领先同龄人。平时在班里,基本上包揽了数学第一名。最差一次,他考了89分,两道大题因为粗心而失分,也让他懊恼不已。在数学老师张媛婷看来,陈执很有天赋,“思维敏捷,数学表达能力强,是很聪明的一个孩子”。
张媛婷一直认为,有数学天赋的儿童不是循规蹈矩教出来的。“像我们平时上课的内容,陈执早就学会了。所以,我也不要求他上课一定要规规矩矩听课,可以做些自己的事情,做练习题,或者自学其他内容。”
张媛婷说,陈执做题目,不列算式,喜欢口算或心算。“你刚报完一些数字,他已经把答案算出来了,而且正确率高。”张媛婷称这种能力为“数学直觉”,“有时候,他速度快,一下子把答案报出来,可其他同学的思维还没跟上,我就和他约定:简单的题目,请他保持沉默,给其他同学机会;难的题目,当其他同学都不会做时,他可以站出来,告诉大家解题思路。这种‘同伴思维’,不同于我们老师的传授,学生更容易接受”。
看到陈执喜欢自己研读数学类书籍,张媛婷就推荐他读一些国外的数学书,比如《数学魔术师》《玩转数与形》《可怕的数学》等。
“他不属于死读书的孩子,平时好动、贪玩。”有段时间,妈妈看到陈执过于好动,一度担心他有多动症,曾想去专门的机构检测一下,不过爸爸不认同,他认为“是否多动症,要看儿子能否专注地做一件事”。有一次,陈执拼乐高玩具,是一辆大型卡车,有0多个小零件,他足足花了两天时间才拼完,这件事让他妈妈放下对多动症的猜疑。
他兴趣广泛,还会写曲谱
除了数学,陈执还喜欢书法、羽毛球、篮球、游泳等,还爱画画、音乐。“尤其是画画,我已经珍藏了多本画簿,这些都是我画的游戏对战图。”陈执和大多数男孩一样,也爱玩电脑游戏、手机游戏,闲来无事,他喜欢在纸上画一些游戏图。“在画中,他会设置很多机关,然后和同伴一起手动冲关。”陈妈妈说。不过,这个爱好妈妈显然不是很认同,觉得有些“不务正业”。
他的另一个爱好是音乐,却让妈妈很惊喜:“他是学笛子的,有一段时间听《葬花吟》,听完之后,他根据音乐把所有的谱都写了出来。我把他写的谱和原谱对照了一下,发现八九不离十,正确率达80%。”他喜欢的歌曲比较杂,只要好听的都喜欢。
比赛结束后,陈执得到一个奖品,是智能手表,功能很多,他爱不释手,天天戴在手上。
■记者手记
要不要学奥数?看兴趣,不能强求
有人说,奥数是天才的游戏。但我们发现,奥数已经成为不少孩子的“必修课”,虽然奥数只有5%~10%的孩子适合学习。
时值暑假,更有不少孩子在完成暑假作业之余,还要在高温酷暑之下,应付奥数培训班。在我们身边,奥数补习依然如火如荼,甚至有不少孩子,从一二年级就开始参加一些奥数培训课程。小学生到底要不要学奥数?这是一个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的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