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优质医院 > 专家笔谈丨浅谈语言障碍的影响与危害
专家笔谈丨浅谈语言障碍的影响与危害
北京手足癣医院在哪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604561.html
景林烨,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美国俄亥俄大学应用语言学硕士,现就读于纽约大学沟通科学及障碍系,在读博士,兼职讲师。研究方向包括儿童早期语言病理,双语儿童语言发展病理,以及听障儿童语言读写病理及康复。关于人工耳蜗儿童音素意识的研究发表于美国FrontiersinPsychology期刊。曾任美国伊丽萨白学院中文讲师。
刘雪曼,弗洛里达州大学听力学博士;德克萨斯州大学达拉斯分校语言病理学硕士、听力学硕士、分子生物学硕士;四川大学生物化学学士。现任美国培声听力语言中心首席科学家,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兼职教授,青岛大学兼职教授,海南博鳌培声国际医学中心主任,美国听力学家协会(AAA)国际委员会委员,美国交流健康联盟(CCCH)董事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发育行为儿科学组儿童语言规范化门诊建设协作组特邀海外指导专家,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海外顾问,《中华儿科学杂志》海外编委,美国言语语言及听力协会(ASHA)认证的双医师。擅长于儿童语言障碍的评估诊断及康复与儿童语言临床评估诊断工具研发,对听障儿童的语言障碍治疗有丰富经验。参与编写国家“十三五”听力言语康复学教材,出版《爸妈带我学说话-儿童语言发展家长指导手册》。发表多篇SCI论文。
01语言障碍的定义
儿童语言障碍是指儿童的语言理解或/和语言表达大幅度地低于同龄儿童语言水平。语言障碍儿童通常在词汇、语法和/或叙事方面严重落后于同龄儿童。他们说话时平均句子长度较短、词汇缺乏、叙事关键成份(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结局、人物心理等)缺失。在临床上,广义的语言障碍用于泛指特定性语言障碍(specificlanguageimpairment,SLI)以及由与其他儿童发育障碍或精神发育疾病,如听力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智力障碍、21-3体综合症(唐氏综合症)、脑瘫、腭裂等伴随产生的语言障碍。其中,以特定性语言障碍又称狭义的语言障碍最为多发,即孩子并不患有其他发育障碍或精神发育疾病,只有语言发展大幅落后于同龄人。1.1儿童语言发育迟缓与儿童语言障碍在2~3.5岁儿童中,语言发育迟缓的比例约为13.5%~17.5%。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会在学龄前自然跟上同龄人的语言发育进程,而另一部分则有持续的语言发育困难。在4~7岁的年龄段,约有7.4%~9.4%的儿童仍然大幅度落后于同龄人的语言发育水平,且这一现象很有可能持续,这些孩子往往被诊断为特定性语言障碍。1.2特定型语言障碍与发展性语言障碍特定性语言障碍的传统定义指孩子的障碍仅限于语言。它的诊断过程包括确认儿童语言能力落后于同龄人,同时又确认语言能力落后不是因为认知能力落后于同龄人造成的,并且确认语言能力落后不是因其他发育障碍或精神发育疾病造成。临床观察和最新研究表明,患有特定性语言障碍的孩子有的认知能力低于正常值的临界点、有的注意不集中、多动或有社交困难。年,英国牛津大学发展神经心理学教授DorothyBishop就特定性语言障碍的定义、名称、症状及诊断方式系统征询了59位全球教育心理、言语障碍和医学专家。专家提议在临床上使用发展性语言障碍(developmentallanguagedisorder,DLD),以确认语言障碍可以和其他儿童发展发育问题并存。他们呼吁临床上不应因为孩子有非语言障碍就不做发展性语言障碍诊断。特定性语言障碍和发展性语言障碍的定义各有长处。学术上使用特定型语言障碍(SLI)更严谨,便于学者严格定义研究人群,更好地研究特定性语言障碍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手段。临床上使用发展性语言障碍(DLD)更包容,便于更多病人得到必须的诊断和治疗。基于大部分现有学术研究使用特定型语言障碍的定义,本文主要讨论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02语言障碍儿童的种类和共病症
2.1语言理解障碍语言理解障碍指儿童在语言理解方面存在困难,有些儿童虽然能听懂句子里的个别词语,却理解不了整句话的意思,尤其是复杂的长句子(理解性语言障碍)。这些障碍通常也会影响患有语言障碍孩子的日常学习和生活。2.2语言表达障碍语言表达障碍指儿童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困难,表现为说话时用词不当,语法错误,无法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复杂的意思(表达性语言障碍)。和语言理解障碍一样,语言表达障碍通常也会影响孩子和他人的日常相处。2.3混合性语言障碍还有一部分儿童在语言理解和表达上都面临落后,和语言理解障碍或语言表达障碍的儿童相比,这类儿童在社交沟通上表现出的问题更多,而且也会给学习带来很大负担。
2.4共病症很多学者认为特定性语言障碍可以与其它障碍并存。现有文献中常见的共病包括语音发育障碍、多动症、读写困难、运动和记忆方面障碍等。在学龄前儿童中,儿童语言障碍常常与儿童语音障碍并存,共病率的报道大约在30%~70%。多动症也是特定性语言障碍的潜在共病。患有语言和语音障碍的孩子被诊断为多动症的风险率是没有语言语音障碍孩子的6.75倍。在去除样本中有语音障碍的孩子后,风险比也达到了3.7,超过了随机概率,一定程度上证明语言障碍和多动症关联。读写障碍作为和语言能力相关的障碍,也被认为和特定性语言障碍有一定关联。美国一项追踪研究发现,5岁时被确诊患有特定性语言障碍的儿童中,在二年级和五年级被诊断出患有阅读障碍的概率均为50%,是正常孩子的6倍。这些共病症和语言障碍的共病率在学界尚未达成充分共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证据支持。03语言障碍的危害
特定性语言障碍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危害不容小觑。在幼儿园和学校里,有语言障碍的儿童可能说话词不达意,容易被同学误解;他们理解和表达能力弱,在群组游戏中反应慢,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他们不擅长主动交流,会因为交不到朋友而感到孤独;在集体中也容易被孤立,是校园欺凌对象的高危群体。此外,有语言障碍的儿童在课堂中往往很难集中注意力,许多孩子进入学龄期后,同时面临阅读和学习困难。这些负面影响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部分问题甚至延续到孩子成年。3.1语言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业和升学率语言和阅读能力在孩子的学业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和阅读基础,孩子将听不懂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看不懂课本上的知识,不仅成绩跟不上,积极性也易受打击,久而久之会产生连锁反应,越不明白就越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下滑越来越快。这种现象被称为“马太效应”(MatthewEffects)。孩子起初只是在口语表达上落后,却推动了学习过程中其他问题滚雪球般地增长,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后果。加拿大对一群5岁时被诊断为语言障碍的孩子进行了14年的追踪。这些孩子的学业水平一直落后于同龄人,在阅读、写作、数学等科目中长期表现不佳,这种差距一直持续到孩子成年。语言障碍对于儿童学业的影响是长期和巨大的。如果长期面临语言和阅读能力落后,孩子更可能留级或在高中前辍学。早在年,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孩子三年级时的语言和阅读等能力可以用来预测高中是否毕业,预测的准确率高达77%。年,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NationalResearchCouncil)和国家医学院(InstituteofMedicine)的一篇文献再次强调语言障碍和学龄儿童的留级辍学率息息相关。年美国教育部的年报数据显示,三成以上患有语言障碍的学龄期儿童无法获得高中毕业文凭。3.2语言障碍严重影响孩子的社交和性格语言能力落后的儿童3岁时即遭同龄人排斥。他们在游戏中要么不理解规则,要么无法用语言完成游戏步骤,所以容易被同学误解、冷落甚至孤立。待语言障碍儿童成长到学龄期,他们在学校中的社交依然举步维艰。有语言障碍的学龄期儿童在课堂合作活动中参与度比普通孩子低很多。有语言障碍的孩子在社交场合更加缄默,常会刻意避免和别人打交道。美国一项对比语言障碍和正常发育孩子的量表研究显示,有语言障碍的孩子中80%面临社交困难,而正常发育的孩子中只有20%。另一项美国研究调查位学龄前儿童中,发现有语言障碍的孩子更容易有社交和行为问题,具体表现在不够果断自信,与同龄人交往能力差,容忍挫折的能力低。另一项针对8~12岁儿童的研究发现,在集体中语言障碍儿童不擅长和同龄人交流,难以表达观点,捍卫自己的立场,也不能很好地与同龄人合作。这些弱点都会打击其自信心,有可能会让他们放弃社交。美国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特定性语言障碍儿童比普通儿童以及多动症儿童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3.3语言障碍可能造成社会危害加拿大年和有两项针对青少年女孩的言语障碍和性侵犯经历做了跟踪调查研究。该研究请女性自我报告18岁前是否有遭遇性侵的经历。第一项研究发现在25岁时有语言障碍的女性遭遇性侵的概率比没有障碍的女性高4倍左右。第二项研究在这些女性31岁时又做了回访,发现有语言障碍的女性的概率仍高出约3倍。虽然没有证据表明言语障碍会直接导致性侵犯,但两者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在青少年男孩中语言障碍和青少年犯罪也有一定联系。加拿大研究发现,有言语障碍的男孩的犯罪率和被捕率比其他男孩更高。英国研究在一家少管所的位11~17岁的青少年男孩中,发现近三成的孩子(约40位)有语言问题。但是,其中只有两个孩子被诊断为语言障碍,并获得过相关治疗。研究者提议要重视各年龄段孩子的语言障碍的诊断。04语言障碍为何易被忽视
特定性语言障碍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然而,直到近二三十年才开始被重视。这主要是因为传统观念中孩子学说话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另外,对于晚开口的孩子也有很多误解。一种认为他们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另一种则觉得孩子贵人语迟,不说话是因为在别的地方有超凡的能力。也有人觉得语言障碍并不危及生命,和其他疾病相比不值一提。另外,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速度都不一样,无法强行按照发展里程碑一刀切,所以很多时候采取“等待观察”的态度。由于这些观念的影响,其他方面发育正常的孩子如果在语言上有所落后,往往容易被家长或医务教育工作者忽视,而得不到应有的筛查和诊断。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中约有7.4%~9.4%患有特定性语言障碍,而大家熟知的自闭症发病率仅为1.31%~2.93%。等于每30个孩子的幼儿园班级里,就有2~3个孩子患有特定性语言障碍(对比自闭症是59个孩子中有一个)。同时,知识普及也能够提高大众对语言障碍的重视。现代社会中,读写交流都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语言障碍会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举步维艰。长远来讲,有说话和读写问题的儿童也无法阅读电子媒体、书面文件、接受高等教育,甚至连工作都很困难。05语言障碍需要早发现早干预
家长和社会应在孩子各年龄段给予语言发展应有的重视。首先,各级妇幼保健体系可以在儿童保健项目中提供定期和必要的婴幼儿早期语言发育筛查。家长和老师应对孩子语迟给予重视。如果孩子没有通过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就应该积极咨询专业人士,不要抱有“孩子还小,再等等”的心态。比如,筛查不通过的孩子可能是12~15个月的孩子还没有真正的第一个词,24个月的孩子还不会说50个词或者还不能把词和词组成简单的短语,比如“妈妈抱”,“要糖糖”等,这些都是常见的“语迟”的红灯预警。在2~3.5岁被诊断为“语迟”的儿童中,只有大约一半可以在学龄前靠自己赶超语言正常发育的孩子,而另一半没有赶上的孩子在4岁时赶超的可能性大大减少,这时再接受语言治疗,效果就不如早期干预。其次,发现问题后家长务必要安排孩子接受全面的发育行为评估和诊断性的语言评估,进而做出循证的鉴别诊断。诊断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诊断性的语言评估来确认孩子语言能力是否有障碍,另一方面通过评估孩子的智力、听力、口腔构造等所有非语言方面排除其他障碍存在。最后,根据详细的评估制订语言治疗方案。语言治疗的过程不仅包括治疗师根据治疗方案对儿童进行直接康复治疗,也应该包括有效的家长辅导,帮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环境下不断推动儿童语言和沟通技能的提高。特别鸣谢:美国培声听力语言中心张霆在文字修订上对本文的支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