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优质医院 > 中医治疗帕金森非运动症状的优势在哪里
中医治疗帕金森非运动症状的优势在哪里
针灸可缓解病情,但疗效难持久
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较常见的疾病,然而目前还没有找到治愈该病的办法,控制病情发展和改善患者症状是主要的治疗方向。相比西医,中医在帕金森患者的康复以及非运动症状治疗方面有着明显优势。
6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1%
谈到帕金森的发病率,以往据流行病学研究认为,帕金森病的发病存在着种族方面的差异,白种人发病率最高,黄种人次之。但是近年新调查发现,亚洲黄种人的帕金森发病率同欧美国家相似,九成以上的患者是50岁以后发病,60岁以上属于发病高峰期,该人群发病率约为1%-1.5%,年纪越大发病率越高。中国目前的总患病人数在万至到万。
对付非典型病症中医优于西医
对中医情有独钟的广东人有这样的疑问:是中医治疗帕金森病效果好,还是西医治疗效果好呢?中医和西医治疗不能盲目比较,两者各有优势。
帕金森病对应的中医名称有两个,一个叫颤病,源于患者多数会出现震颤的表现,病机属肝风内动;另一个叫拘病,有部分人没有颤抖,或者颤抖不明显,以僵硬、动作慢为主,僵直少动,病机为血不养筋。
在西医中也有类似的两类叫法:运动型和非运动型。帕金森通常给人的印象是“手脚不听话”,病人在写字、吃饭或做其他事情时,手会抖个不停。近来医学界发现它不只是一个运动障碍的疾病,而是既有运动症状,也有一些非运动症状。比如说有的是抑郁,有的是便秘,有的是嗅觉障碍,有感觉又有神经心理的症状。甚至可能发生痴呆的情况存在。
对运动症状,包括震颤、动作缓慢、肢体僵硬等帕金森病的经典症状,西药已有疗效不错的药物,如左旋多巴复方制剂等,相比而言中医就缺乏立竿见影的疗效。而非运动症状也称为非典型症状,表现如忧郁症、便秘、麻木、疼痛、低血压等,由于表现比较分散,在这一领域,西医尚无好的治疗药物和手段,“我们将此症状作为中医的发展重点,目前来看,效果不错,几乎是90%有效”。
目前来说,帕金森病的治疗还属于对症的治疗,尚不能治愈,也不能阻止病程的进展,不过可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
不运动会加速病情恶化
除了药物治疗,运动的重要性,每天至少活动两个钟头,如打太极、散步或者做家务,可有效延缓病情进一步恶化,“一旦患病,千万不能呆在床上不动”。
帕金森病分三个时期,早期患者可以上班工作、做家务,日常生活可以自理;中期需要人照顾,出街等需要人跟着,否则容易跌伤,处于半自理状态;晚期就完全不能自理,需坐在轮椅或者瘫痪在床。
北京泽元堂中医王世龙医师治疗帕金森疗法----五龙震颤疗法:
第一步段主要是镇肝息风,平复异动的肝阳,缓解主诉症状。为患者战胜疾病树立信心。
第二步补肾养精养血滋阴,消除症状形成的基础,治病求因。从本源入手,巩固疗效。
第三步调节脏腑、平衡阴阳,古语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对脏腑功能的健运,正气的培固,情志的调摄。
五龙震颤汤通脉通络,进行全身调节,加强脑和全身的微循环,提高内分泌机能,促进神经递质平衡,促进神经元的树突生芽,加强了中枢和周围神经的功能。帕金森病是属于本虚标实之症,由气血亏耗,肝肾不足,内风窜动是本;风痰淤火,外风动是标。补气血,益肝肾息内风,滋阴潜阳制外风,达到标本兼治。
更多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