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症状体现 > 体育教师必备初中田径教材教法大全

体育教师必备初中田径教材教法大全



田径教材概述

(一)田径的概念

田径是由走、跑、跳跃、投掷等运动技能组成的实用性很强的身体锻炼手段,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好的锻炼效果。作为运动项目的田径运动,是以时间、高度、远度或评分计算成绩、评定名次的竞技项目,国际业余田联将田径运动定义为:田赛和径赛、公路赛跑、竞走和越野赛跑。

(二)田径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田径运动起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军事活动。远古时代,人类为了生存、为了取得生活资料,经常出没于崇山峻岭、峭壁悬岩、断涧横溪和深坑空谷,依靠捕猎兽类充饥,采摘植物果腹,用鸟兽皮毛御寒。天长日久,在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了走、跑、跳、投的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技能逐步脱离了原始的活动形式,经过提炼后的技能成为训练士兵的手段和教育后代的内容,也成为娱乐和竞赛的方式方法。田径运动的雏形就此形成。据资料记载,公元前年在古希腊举行的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上,唯一的比赛项目是.27米跑。年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田径运动被列为主要的比赛内容之一。19世纪下半叶,田径项目传入中国。19世纪末,在中国的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的教会学校中首先开展。年,上海圣约翰书院举行以田径项目为主的运动会,是中国最早的一次田径比赛。2年北洋政府颁布“壬戌学制”,规定田径项目为学校体育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3年,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次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包括年颁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均把田径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三)田径教学的功能

初中田径教学运用田径手段及其文化内涵培育学生,促进初中生身体正常发育;发展走、跑、跳、投的基本活动能力;培养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培养坚强的毅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四)田径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意义

1.促进生理机能的改善

通过田径活动使人体获得大肌肉活动的体验,促进人体形态的正常发展,内脏器官机能的完善和肌肉—神经系统功能协调发展。这些经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跑、跳、投项目的兴趣,发展快速跑的能力和有氧耐力,发展弹跳力和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能力和抗疲劳能力。大肌肉活动获得认知活动的经验,还能使知觉敏锐、准确,记忆和判断能力得到发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生活中的安全。

2.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耐久跑能培养刻苦耐劳、顽强勇敢的精神。跳高、跳远和障碍游戏,使人体验生活的喜悦,心境开朗,获得战胜自我的体验。大肌肉群活动还能让人体验跑、跳、投项目比赛激烈的情绪,在体育活动中学会控制情绪,正确对待比赛的胜与败,培养高尚的体育情操。通过努力在体育活动中取得成功,增强自尊和自信。成功和喜悦的情绪促进自我水平的提高,具有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获取新的成功和新的胜利。

3.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合作跑和障碍跑等活动能使人获得扮演角色的经历,体验个体与同伴间的交往,达成“我”对“我们”的适应,即个体与集体的适应,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体育活动中有共同的行为标准,共同遵守的公平公正的竞赛规则,可以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协作、责任感、公平竞争、自制自律的态度。

教学目标、内容与要求

(一)教学目标

1.发展速度、耐力、灵敏等运动素质和有氧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等健康素质。

2.掌握跑、跳跃、投掷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安全地进行田径锻炼。

3.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和行为参与田径锻炼。

4.增强自尊和自信,培养不怕挫折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教学内容的建议

7~9年级《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田径教材,将各种接力跑、障碍跑安排在发展速度和快速跑能力为主的练习中,教学参考书为了较全面地分析跑的技术,是按快速跑、耐久跑、合作跑、障碍跑来编写的。

1.跑

(1)快速跑

如:听突发信号的反应练习、匀速跑、加速跑、重复跑、弯道跑、蹲踞式起跑、终点冲刺、50~米全程跑。

(2)耐久跑

如:跑走交替、匀速跑、变速跑、定时跑、定距跑、顺风跑、上坡跑、下坡跑、越野跑等。

(3)合作跑

如:迎面接力跑、拉手跑、圆圈接力跑、上挑式或下压式传接棒接力跑、双人跳绳跑、合作跑游戏等。

(4)障碍跑

如:在30~40米的距离内,用跑、跳、跨、钻、爬、绕等方法,通过2~3个障碍物;在40~50米的距离内,自我设定障碍的内容和顺序,在快跑中通过3~4个障碍物;跨越2~3个低栏。

2.跳跃

(1)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

如:连续单脚跳、连续跨步跳、单、跨结合跳、双脚原地连续向上跳、连续蛙跳、跳上跳下练习、跳台阶、连续双脚跳过竖起的小垫子、立定跳远、连续跳过实心球或跳箱盖、蹲跳起等。

(2)跨越式跳高或其他姿势的跳高

(3)蹲踞式跳远或其他姿势的跳远

3.投掷

(1)发展投掷能力的练习

如:单、双人抛接实心球或沙袋;单、双手向各种方向抛掷实心球;推掷实心球;双手向前抛掷实心球等。

(2)发展力量素质的练习

如:哑铃、杠铃练习;力量练习器练习等。

(3)飞碟、飞镖、打靶、保龄球游戏等。

以上教学内容都是范例性的,各校可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灵活进行选用。

(三)教学要求

1.跑的教学要求

(1)通过快速跑练习,发展快速跑的能力。体会弯道跑的技术,并积极参与锻炼和比赛。

(2)通过各种耐久跑练习,发展有氧耐力。养成健身跑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3)通过合作跑游戏,发展运动能力,培养协作精神。

(4)通过障碍跑游戏,发展自我意识,增强自尊和自信心。

2.跳跃教学的要求

掌握跳高和跳远的基本技术,体验从事跳跃活动的乐趣,发展跳跃能力。培养自练、自测、自评的能力。

3.投掷教学的要求

发展投掷能力,掌握基本的投掷方法,发展上肢、肩带、腰腹及下肢的肌肉力量和耐力。培养在运动中注意安全的意识。

教学内容与建义

初中田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来选择和设计的。田径教学应全面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达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学内容应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和性别特征、身心发展的特点。活动形式要活泼多样,从学生已有的运动经验出发,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兴趣,具有知识性、科学性,有发展体能、增进健康的实效性。各地区还可根据自身特点适当选择具有民族和地区特色的教学内容。

1跑

(一)概述

初中跑的教材包括快速跑、耐久跑、接力跑、障碍跑四个部分。三个年级都有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但各年级内容的侧重点和所选择的学练方法不尽相同,量化指标也有不同的要求。三个年级的教材有技术上的内在联系,通过整个三年的学习和锻炼达成教学目标。

(二)跑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快速跑

(1)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完规定距离,发展速度素质的教学内容。速度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学习快速跑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运动速度和位移速度,发展快速跑能力,提高机体无氧代谢耐力,发展腿部肌肉后蹬力量,在练习和比赛中培养竞争意识,体验快速跑的乐趣。快速跑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形式的练习如:追逐跑、躲闪跑、让距跑、听信号跑、自定目标距离跑等,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快速跑测验50米或米跑。

(2)动作方法

途中跑动作自然,腿后蹬时快速有力,前摆抬腿高,摆臂积极,两腿的蹬与摆配合协调。

(3)动作要点

后蹬充分、快速积极,前摆幅度大,步频快,重心移动平稳,两臂摆动配合好。

(4)教学建议

①在练习中,可由学生体验和归纳什么是正确的快速跑技术。在课堂教学和课余练习时,学生可自愿结合为6~8人的小组,练习中等速度的匀速跑,距离60~80米,次数4~6次或由学生自定,在练习中进行互评互教。

②发展灵敏素质,提高反应能力,采用各种准备姿势的听突发信号的起动练习;蹲踞式起跑后加速跑10~20米×5~8次。比一比,谁的反应快。

③测一测50米或米的成绩,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快速跑能力,制定发展策略。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重点发展不同的速度,如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加速能力、步长或步频、速度耐力等。

④给学生介绍发展快速跑能力的方法:加速跑、重复跑、变速跑、冲刺跑、上坡跑、下坡跑等,促进学生在课后自练,练习的距离和组数由学生选择。

⑤采用追逐跑、让距跑、自定目标跑、快速跑比赛等方法,体验乐趣和发展体能。

(5)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易犯错误:后蹬不充分,“坐”着跑;摆臂姿势不正确;摆与蹬动作不协调;跑的直线性差。

纠正方法:采用高抬腿等练习手段,发展后蹬力量;各种跳跃练习,发展腿部、腹、背部肌肉力量;匀速跑40~60米,改进摆臂和后蹬动作,做到放松、自然和协调;练习较大强度的加速跑40~60米,发展加速能力,体验速度感觉。

2.耐久跑

(1)教材分析

耐久跑是人体在氧气供应充足情况下长时间跑步的能力。练习耐久跑能使心脏收缩力加强,提高心脏供血能力,促进心脏、肺、血液循环系统的发展,提高有氧代谢能力,还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因此,健身长跑是走向终身体育的较好方法。

初中学生练习耐久跑,要求一般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术;重点掌握耐久跑的呼吸方法;了解“极点”和“第二次呼吸”;克服“极点”现象是耐久跑教学的难点;通过耐久跑,发展有氧耐力,促进身心发展;抓住耐久跑教材特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坚持到底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耐久跑的参考测验项目:米(女生)、0米(男生)

(2)动作方法

动作放松,上体正直,重心平稳,步幅较小,跑速均匀,摆臂自然。

(3)动作要点

动作自然,两腿蹬摆协调结合,步频较快,步法均匀,有良好的跑步节奏,能合理的分配体力。

(4)教学建议

①学生自愿结合成练习小组(10~12人),采用中等速度的匀速跑练习,体会和讨论耐久跑技术特点。跑步距离:米、米、米,依据各小组学生情况自主选择。教师给予指导和小结。

②掌握合理的跑步节奏,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练一练,跑走交替、变速跑,体会不同的跑步节奏,寻找适合个体的跑步节奏。跑走交替练习的距离:跑或米,然后走或米;变速跑练习:快跑米后慢跑或米。练习的组数由学生自定。

③学生个人设定定时跑、定距跑练习,如定时跑:3分钟、5分钟、6分钟;定距跑:米、米、0米、1米(女生);米、0米、0米、0米(男生)。练习后测量心率,跑步结束时心率、跑后3分钟心率状况。在教师指导下评价身心感受,个人设定的目标是否合理。正确评价个人身心潜能,确立新的锻炼目标。

④在较大强度的全程耐久跑练习中,感受克服“极点”和“第二次呼吸”。能坚持到底,同学们以掌声鼓励。

⑤发展有氧耐力的策略:选择大肌肉群参与活动的周期性、长时间有氧代谢为主的活动,如耐久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耐久跑要有一定的强度,一般心率在~次/分;每周锻炼3~5次;锻炼持续时间15~20分钟;锻炼要有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尽量不在水泥地和沥青路面上练习,确保身体安全。

(5)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易犯错误:跑时身体重心起伏较大,节奏不合理,呼吸方法不正确,体力分配不均。

纠正方法:改进跑步技术,保持身体重心平稳,采用定时跑,定距跑等练习手段,体会跑的节奏和速度,合理分配体力;在全程跑过程中用分段报时的方法调控学生跑的节奏。在耐久跑练习中,体会呼吸的方法和节奏。

把耐久跑的全程跑,按田径场的周长分为几段,采用“分段跑”培养运动感觉;按水平分组或自然分组,进行~米跑的练习,体会“跑速与时间”的关系;采用定时跑、定距跑、领先跑(小组集体出发,由学生轮流领先)练习,以提高学生跑的兴趣。

3.接力跑

(1)教材分析

接力跑是合作跑游戏的主要内容之一,练习者依次传递接力棒跑完规定的距离。初中接力跑有迎面接力、圆周接力等内容。传接棒方法有立棒式、上挑式和下压式。学生在接力跑中扮演各种角色,在活动中用智慧和技巧与同伴团结协作,体验配合的乐趣。合作跑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拉手跑、双人跳绳跑、两人三足跑、搬运跑等游戏。

接力跑的技术同快速跑。学习接力跑需要掌握传接棒的方法,明确各棒的分工和个人所扮演的角色,掌握传接棒的时机与配合,控制好情绪,增强自信心,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2)动作方法

用立棒式传接棒方法做迎面接力跑;用上挑式和下压式的传接棒方法做圆周接力跑。

(3)动作要点

传接棒技术紧密衔接,在接力区内用高速度完成接力跑。

(4)教学建议

①20~30米距离的迎面接力跑,在游戏中让学生体验立棒式传接棒方法。

②学生2人一组,体验原地、走步、慢跑中的传接棒练习,熟悉和掌握上挑式和下压式传接棒技术。

③圆周接力跑(米或米圆周)学生分成4~5组,每组8~10人,用上挑式或下压式完成接力跑。

④4×米接力跑,体验跑的速度,交接棒的时机、传接棒的配合、协作的精神。

⑤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由学生自己创编接力跑的内容,设计接力跑的方法,规划接力跑的形式,合理安排场地,体验分配角色,培养合作精神,促进个人和群体的和谐发展。

(5)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易犯错误:起动标志不准确;伸臂过早;传接棒不准。

纠正方法:初步确定起动标志后,根据传接棒同学的具体情况,作具体的调整;未听到信号,一般不做伸臂接棒准备;明确传接棒时机和方式,动作要稳,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无误。

学生2人一组(约保持1.5米)做原地、走步、慢跑的传接棒练习,传棒人发出“接”或其他信号,接棒人立即伸臂接棒,反复练习,提高熟练度;在40~60米跑中,进行有信号的传接棒练习;要求学生能按自己设定的起动标志起动,加速有力;由学生自己安排场地,分配角色,自己设计各种合作跑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4.障碍跑

(1)教材分析

障碍跑是在快速跑中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越过若干个障碍的运动项目。指跑过、跳过、跨过、穿过、绕过、爬过、翻过、滚过、钻过各种障碍物。练习障碍跑能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增强个人的自尊和自信。

学习障碍跑能在快速跑中对各种障碍物有准确的判断,运用合理的方法越过障碍,要控制快速跑的节奏,要有征服障碍物的勇气。

(2)动作方法

在快跑中,跨过跳箱、跳过竖起的小垫子、绕过标杆、跑过体操凳、钻过栏架、爬过板墙等。

(3)动作要点

越过垂直障碍,准确判断起跳点、起跨点。跑过窄小支撑面的障碍时,步子小,频率快,维持身体平衡;穿过和绕过狭小空间障碍时,动作要灵敏,避免碰翻障碍物,注意运动安全。

(4)教学建议

初中阶段教学可根据学生自制力和理解力迅速增强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学习障碍跑的过程中增强自尊与自信,如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布置一条“勇敢者的道路”(规定场地和器材,包括四种不同类型的障碍物)。障碍顺序自定,四种障碍分别是跑过体操凳、钻过跨栏架、跳过跳箱盖和滚过体操垫。

第一次练习:各小组每个学生挑选一个最有把握通过的障碍物做尝试练习。

第二次练习:选择两个障碍做尝试练习。

第三次练习:选三个障碍(留下一个通过最困难的),做尝试练习。

第四次练习:越过四个障碍物。

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和布置场地,获得心理上的准备与适应,并在不断克服障碍物的过程中,提高自尊与自信。当某一学生完成练习后,其他同学给予掌声鼓励。

降低过栏难度,增强学生过栏信心;用钻、跑、跳、爬等方法,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利用跳箱、山羊等,加强起跨攻栏练习;反复练习,要求学生“跨或跑”过栏,而不是“跳”过栏,提高跨越障碍的能力。

2跳跃

(一)概述

初中跳跃教材包括:跳高、跳远和发展跳跃能力的多种练习。教材按螺旋式排列,初一跳高,初二跳远,初三跳高或跳远。田径运动竞技跳跃项目有跳高、跳远、撑竿跳高和三级跳远。由于年龄、场地、器材设备的原因,初中只学习跳高和跳远。并且主要学习跨越式跳高和蹲踞式跳远技术,其他姿势的跳高和跳远,部分有条件的同学在掌握已学过的跳跃基本技术的基础上,也可选择学习其他跳跃技术。

(二)跳跃教材的分析和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学习跳跃基本动作,应掌握跳跃基本原理,学习跨越式跳高、蹲踞式跳远技术,并通过多种多样的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发展弹跳力,使下肢肌肉富有弹性;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战胜自我,体验成功的乐趣,获得自尊和自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跳跃动作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跳过不很宽的水沟,越过不太高的篱笆等,以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2.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

通过多种多样的简单跳跃练习,能发展腿部肌肉力量、爆发力和肌肉耐力,提高弹跳力。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有:蹲跳起、单脚跳、跨步跳、蛙跳、弓箭步交换跳、跳台阶、连续跨步跳跃箱盖或其他较低障碍物、纵跳等。

3.跨越式跳高

跨越式跳高的完整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几个环节组成。教师应抓住重点、难点,合理分配学时,掌握进度,使学生体验完整的动作。

(1)动作方法

直线助跑后迈步起跳,两臂和摆动腿快速摆动配合,起跳腿充分蹬伸;过杆后摆动腿先着地,屈膝缓冲。

(2)动作要点

助跑动作轻松、自然、有弹性,最后一步稍小,速度快;起跳迅速蹬伸髋、膝、踝关节,躯干伸展充分。

(3)教学建议

①学生自愿结合5~6人为一小组,选择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2~3项,自定组数和次数,如:立定三级跳远练习,3组×4~6次。锻炼3至5个单元后,比较弹跳能力的发展变化。

②由学生在跳高练习中体会技术的关键,依据获得的经验,讨论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技术,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

③自定高度目标,自己与自己比,经过刻苦锻炼,取得成功,增加自信。个矮体胖的学生需要全体同学的鼓励和帮助,调整情绪,以最大的努力和勇气向高度挑战。

④同学们自己组织跳高比赛,切磋技术,增加友谊。

4.蹲踞式跳远

(1)动作方法

助跑速度快,节奏稳定,踏板前达到最快速度;起跳脚上板快,两臂和摆腿配合摆动快,起跳腿蹬伸起跳快。腾空中蹲踞平稳好,落地时两腿前伸,落入沙坑屈膝缓冲,安全落地。

(2)动作要点

助跑快速、步点准确、重心平稳、上板积极、起跳充分,空中身体姿势平衡,落地安全。

(3)教学建议

①以小组练习为主,选择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3~4种,自定计划,锻炼后作小结。

②体验简单的确定助跑距离方法,用走步法或反跑法试一试,经过调整后能大致跑准步点。

③自定跳远成绩目标,与同组同学比一比,谁跳得远?谁的进步最大。

(4)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易犯错误:助跑起点不准确;起跳不充分;上体前倾不够;臀部坐回沙坑。

纠正方法:初步确定助跑起点,根据具体情况反复调整,最后确定合适的助跑标记;以全脚掌、积极蹬伸起跳腿、充分起跳;准备落地时,上体尽量前倾,以免臀部后坐。

3投掷

(一)概述

投掷是田径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通过各种投掷物的投掷练习,发展投掷能力,发展上下肢的力量和腰背力量,以及全身协调用力等身体素质。初中田径投掷教材包括投掷实心球和其他多种发展投掷能力的练习。各种轻器械的投掷练习和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体验成功,培养自信,获得心理上的愉悦。

(二)投掷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初中投掷教材着重在发展身体投掷能力的各种练习,内容比较丰富,如投掷沙袋、垒球,各种姿势投掷各种投掷物,各种方法投掷实心球,以及一些趣味性、游戏性强的投掷练习。双手向前抛实心球是测验项目。推铅球练习要注意安全,如果场地条件具备,学生又愿意学习,也可作为选修练习内容。投掷教材是发展身体各部肌肉力量的主要练习内容,能培养学生健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开朗的心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

投掷器械的远度主要决定于肌肉的力量和爆发力,以及器械的出手初速度、出手角度和出手高度。

(1)动作方法

双手持球于头上后方,两脚前后开立,出手后身体制动,维持平衡。

(2)动作要点

两腿用力蹬地,送髋展胸,两臂用力掷球。

(3)教学建议

采用多种方式推、投、抛实心球,如侧向推实心球、正面推实心球、前抛、后抛实心球、双手自抛自接、双手胯下向后抛、双手体侧向后抛等。

①两人、三人或多人的抛接沙袋等游戏,发展协调、灵巧等素质。

②自定目标投掷(在地上用白灰画出远度)。

③测一测投掷远度,比一比谁投得最远。

④练习数量:每组投8~10次,组数自定。

⑤每周练习2~3次,结合跑和跳的练习进行。

(4)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易犯错误:投掷用力顺序不正确,上、下肢动作不协调,不能调动全身力量投掷,用力距离短,器械出手速度不快,出手角度不理想等。

纠正方法:发展肌肉力量,用多种方法发展肌肉爆发力;利用多功能力量练习器发展力量;结合跑、跳能力的练习,全面发展身体素质;进一步学习和练习投掷基本技术。

长按上图,识别







































白癜风偏方快
白癜风的发病年龄


转载请注明:http://www.oqgph.com/zztx/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