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症状体现 > 强大心理师爸爸发现女儿ldquo识
强大心理师爸爸发现女儿ldquo识
文字:如花大叔图片:视觉中国
网络
有些孩子入学后,在识字、阅读等方面会表现出明显的困难,成绩落后于其他同学,不少爸爸妈妈因此感到无比焦虑。如果孩子出现这样的现象,可能是因为孩子具有“识字障碍”,全球约有5%-10%的人具有这样的障碍。该如何解决这样的困境呢?
一位心理咨询师爸爸,以自己和女儿共同的经历告诉我们该如何面对这样的挑战。这位爸爸的经验适用于所有家有“不一样”孩子的家庭:可怕的不是障碍,而是对待障碍的态度。给孩子多一点耐心与支持,以欣赏的目光去看见孩子的独特之处,孩子会成长得更好。
“爸爸,我就是记不住生字”
“爸爸,我就是记不住生字......”女儿酒窝说这话时已经是10岁,上小学四年级。
那天语文课学新生字词,老师当堂测验,有的同学可以全对,但酒窝一个字都没记住!
此时,酒窝把头搭在自己的桌子上,好像已经用尽了所有的力气,还是要面对自己的与众不同,面对自己的脆弱。
我把手放在酒窝的肩上,对她说:“酒窝,你的确与别的孩子是不一样。”
我可以感觉到酒窝的肩膀放松了一些,她开始轻轻的抽泣。我知道,她需要把她心中的委屈、孤独哭出来......
“识字障碍”不会伤人,但我们对它的态度才会伤人
酒窝还上幼儿园的时候,她的同学月儿是家长们公认的“天才少年”。月儿从四岁起就可以识字读书。作为父亲,我也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能有像月儿那样的表现,但酒窝一直对读书这件事无动于衷。
“毕竟孩子还没上学,时间还长着呢!”我用这句话安慰自己。
随着酒窝一天天的长大,我期许的天才少年并没有出现,而酒窝却成了“问题”学生。
上小学后,酒窝识字方面的“与众不同”开始凸显出来:
丢笔划:抄字,同一个字抄一行,第一个字还是对的,但写着写着就会丢笔划,“三点水”变成了“两点水”;
左右不分:左右结构的字,经常会左右颠倒,比如“吃饭”的“吃”,就会被写成“乞口”。
反转:单一结构的字,会反转度,比如“b”、“d”不分。
老师会经常投诉,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读不懂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同龄的孩子有的已经开始读整套的《哈利.波特》,而她的书柜里摆放的还都是绘本。她喜欢看图,很少读文字。
转眼,酒窝到了小学三年级,她的阅读水平依旧没有太大的提升。我很难再继续淡定下去。我把这些问题归咎为孩子的态度不认真、没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没有从小培养读书的兴趣。
那时,每当要面对酒窝的学习,我都如临大敌。我和酒窝都筋疲力竭,但一无所获。
幸运的是,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帮我解开了谜团。
电影的主人公——小学生伊翔,写字潦草、上课走神、因为考试成绩差,把成绩单喂狗......,他是学校、老师、父母都头疼的“学渣”。
让伊翔读书,不如说是一种折磨!
在伊翔眼里,老师黑板上写的板书好像是漂浮在空中一团混乱的符号,他无法把这些符号的和它们的含义对应在一起,对于伊翔来说,这些文字宛若天书。
看到这里,我心里冒出个声音:也许,酒窝眼中的文字,也会是这样的感觉吧......
伊翔在学校的状态令父母万分焦虑。实在是没有办法,伊翔被送到了寄宿学校,父母期望通过学校严苛的训练把伊翔改造成“好学生”。
但故事的转折就在这所学校,阿米尔汗扮演的老师尼康看见了伊翔。
注意,伊翔被看见了。尼康看见了伊翔的作业本,这里错字连篇、书写潦草,字还被左右写反。尼康去到了伊翔家里,告诉他的父母,伊翔其实是“识字障碍”的小孩。
尼康的童年就是这样的孩子,所以他能看见孩子,更能懂得伊翔的不容易。
伊翔的父母拿出了孩子画的画给老师看。这一次,伊翔再次被看见,尼康看见了伊翔的天赋——画画。
尼康对症下药,根据孩子的特点安排他识字学习,并且组织了学校的绘画比赛。结果,伊翔获得了绘画比赛冠军,被更多的人看见,找回了自己的自信。
看完影片,我意识到,我对酒窝的怀疑和否定,差一点伤害了她。酒窝不是不努力。种种迹象表明,她和影片中的伊翔一样,有“识字障碍”。
“识字障碍”本身不会伤人,是我们对它的态度才会伤人!
原来,我也有“识字障碍”
出于对与“识字障碍”的好奇,更是出于一个父亲和心理咨询师的责任,我开始查阅有关“识字障碍”的资料。
原来,全球有5~1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识字障碍”。“识字障碍”者,绝大多数可以正常的听、说,但他们读书、写字有困难。
“识字障碍”者有以下特征:
识字方面
*认字与记字困难重重,刚学过的字就忘记;
*错别字连篇,写字经常多一画或少一笔;
*容易搞混形近的字,如把“视”与“祝”弄混;
*容易搞混近音字;
*学习拼音困难,比如把“Q”看成“O”;
*经常颠倒字的偏旁部首。
*左右颠倒,比如“b”“d”不分。
阅读方面*朗读时增字或减字;
*朗读时不按字阅读,而是随意按照自己的想法阅读;
*听写成绩很差;
*阅读读速度慢,逐字阅读或以手指协助;
*可以叙述作文,但写作文过于简单,内容枯燥;
*书面表达自己的意思非常困难,抄写速度慢。
行为方面*不容易集中精力,对于所看到或听到的内容,仅能掌握一小部分;
*掌握事物的顺序很困难,如数学公式、乘法口诀等;
*在辨析距离、方向时显得有困难;
*在理解时间概念时显得有困难;
*在整理自己的书本、纸张、玩具时显得有困难;
*写字时很难掌握空间距离;
*走路时脚步不稳,容易跌倒,或被绊倒;
*思维跳跃,很快就从一个活动或想法跳到另一活动或想法;
*完成读写作业非常容易疲劳。
“识字障碍”的症状会在孩子7、8岁进入小学学习时显现出来,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自我调整,或者经过特殊训练,“识字障碍”症状会减轻,甚至消失。但也会有少数人,“识字障碍”会伴随一生。
我必须澄清,绝大多数的“识字障碍”不是病,这也是为什么本篇文章不用“患者”这个词去称呼他们。就好像有人天生五音不全,或者不善运动,或者晕车,“识字障碍”只能算是在读书、写字方面低于常人的生理缺陷。
不幸的是,“识字障碍”者不擅长的恰恰是主流文化非常看重的对文字的读、写能力,因此,才会引发巨大的焦虑。
对照这些症状,我发现原来我也是一名“识字障碍”者。
上学时,我常提笔忘字,非常害怕听写。一次,在课堂上,因为写不出“缓慢”两个字,我被老师罚站了整整一堂课,我站在教室后面也哭了一堂课,那时的我,好委屈。当时的我只知道,我要和大家一样才对,但没有人告诉我,我可以和别人不同。
至今我尚不能顺畅的朗读一篇文章。如果要我在规定时间内读完一篇文章,我会非常有压力。我的阅读速度一直都很慢,每小时只能读20~30页,而且读到后面,前面读的内容也忘得差不多了......
当我可以把那么多年对文字的种种恐惧都对应到“识字障碍”时,我反倒解脱了!
看见了那个无法正常识字、阅读的自己,我不免对酒窝多了几分理解。酒窝不仅需要面对眼前飞舞的“天书”,更要面对每天都可能发生的挫败、批评、惩罚、羞辱,面对自己的与众不同和自我怀疑,她已苦苦挣扎了那么多年,现在还能坐在教室里,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决定和酒窝站在一起,共同面对“识字障碍”。
把“识字障碍”当作一份生命的礼物
心理学里有一个“补偿”的概念,既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追求“追求卓越”的需求。具有某种缺陷的个体,会借“补偿”机制来克服个人的缺陷,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生命特质,以适应社会,完善自我,进而实现自我。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自由学习》一书中提出:
对于具有某种学习能力缺陷的学生来说,如果他们处在安全、相互理解、尊重、支持、没有压力的环境下,他的补偿机制就会自发、自主的发生,他的学习能力会得到提高。
因此,对于“识字障碍”的孩子,心理建设要优先于学习方法的改善。家长、学校为孩子创造一个信任、安全、轻松的学习氛围尤为重要。
首先,在孩子面对挫败的情况下,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给到孩子心理上的支持,父母能倾听、理解孩子,并与学校保持积极的沟通。
一次家长会上,酒窝的班主任告诉我,酒窝上课有非常严重的走神情况。我先倾听老师,回应道:“谢谢老师的提醒,孩子走神,会牵扯您更多的精力在她身上......”接着,我向班主任发出请求,告诉老师孩子可能有‘识字障碍’,文字学习对她来说是非常大的困扰,会导致上课精力不集中,她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学习,并请老师给予理解和支持。
这样说出真相,老师的压力会减轻,学校的氛围对于酒窝来说会更宽松一些。
当我放下了“酒窝要和其他孩子一样”的执念,并为酒窝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酒窝的生命便开始为自己寻找出路。
为了能让自己背单词的过程更有趣一些,酒窝创造了她的“画画记单词”法。
酒窝发明的“画画背单词”法,她尝试通过这样的形式来亲近文字。
酒窝尝试为单词配上她能理解的插图,替代原来的那些令她望而生畏的文字释义。这样做虽然会耗费她更多的时间,但她开始有兴趣和文字打交道了。她开始发展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作为“识字障碍”的“补偿”。
从解剖学的角度上看,文字的读、写的功能由左脑主导,当左脑的这部分功能受到抑制,个体会调动其它机能作为补偿。对于酒窝,因为”识字障碍“,她主管形象思维的右脑被激活了。
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如果你的孩子和酒窝一样,出现了“识字障碍”的症状,这也许是老天对他一份恩典。让他可以在小小的年纪里正视自身的局限,有机会调动自己的潜能,学习以一个“弱者”的身份去面对“强者”。这样的“补偿式学习”,更具威力。
研究发现,很多著名的企业家、政治家、艺术家,童年都是“识字障碍”者。这个比例,达到了三分之一,甚至更高。
以下这些名人都是“识字障碍”者:
企业家: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迪士尼创始人沃尔特.迪士尼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政治家: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大小布什
科学家:爱因斯坦莱特兄弟贝尔
艺术家:毕加索达芬奇贝多芬莫扎特朱德庸
其实我想说的是,生命中每一个特质都蕴含着宝藏。有些宝藏是用“自卑”掩埋,藏在灵魂的深处,需要我们有勇气去面对,然后在痛苦中唤醒。
如何有效协助“识字障碍”者
每学期期末,酒窝的学校会例行举办单词拼写大赛。同学们围成圆圈,依次拼出老师说出的单词,谁拼错了就出局,谁能留到最后谁胜出。
酒窝告诉我,她希望这学期单词拼写大赛她能坚持到最后四个人。
一个“识字障碍”的小孩能给自己设定这样的目标,让我多少有些吃惊。
我问她:“为什么要设这个目标?”
她说,上学期,她是全班第一个被淘汰的,这次她想让自己有些不同......
为了要这个“不同”,酒窝推掉了周末和朋友的聚会,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准备比赛。她还邀请我比平时提前30分钟叫她起床,她想利用这个时间多记几个单词。酒窝似乎有了足够的心量去承受她必须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去穿越“识字障碍”,去探索“自卑”下面所蕴藏的宝藏。
酒窝的改变令我欣慰。我想说,酒窝和我过去一年所做的功课没有白费。
01勇于面对真相,说出真相当一个人受困于“我是谁”,“我为什么会比别人差”时,最好的解脱就是,知道真相,承认“我就是......”。
我陪酒窝一起观看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并一起讨论伊夏这个角色。酒窝说,伊夏的经历她也有。
后来,我又给她找来了NHK纪录片《识字障碍症——文字所产生的疾病》。这个纪录片可以帮她了解自己阅读、识字困难的成因,以及她今后可能要面临的挑战。
关于她的缺陷,我从不隐瞒。我会告诉酒窝:“是的,你有‘识字障碍’,这会让你感到跟其他人不一样......”
如果一个“弱者”要变成“强者”,先要从承认自己“弱”开始。
02对孩子生命的潜能永远保持好奇酒窝很喜欢听乔布斯的故事,当她听我说乔布斯跟她一样有“识字障碍”时,酒窝的眼睛一下子发了光。
因为“识字障碍”,酒窝和自己的偶像有了某种链接,这让她激动不已。酒窝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她并不是孤立无援,她是和包括乔布斯在内的那么多伟大的人站在一起。乔布斯的故事,成了酒窝内心力量的来源。也因此,她开始对自己好奇,看看自己还有什么可能性。
酒窝告诉过我她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她想成为一名蓝带厨师,或者艺术家。她说,烹饪和绘画让她快乐!
同样,我也开始对酒窝保持好奇,她幼小的生命里究竟还蕴藏着什么宝藏,等待她去挖掘,我拭目以待。这就是“陪伴”的乐趣吧。
03家、校合作,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和评价标准如果拿学校的标准来衡量“识字障碍”的孩子,他们往往是处于平均线以下的“差生”。单从学习这一个标准来评价孩子,孩子的自信心会被考试一次次的打击,直到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抗拒上学。
“识字障碍”的孩子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需要一个更适合他们的标准来衡量。这就需要家长与任课老师的紧密沟通,并以开放的态度寻求老师的理解和合作。
三年级的第二学期,酒窝班的主题课程是热带雨林。因为那时,酒窝对烘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和酒窝商量,在课程结束时,她可以做一个“热带雨林”主题的蛋糕,送到学校。这个想法得到了班主任的支持。
结课当天,酒窝把“热带雨林”主题的蛋糕端进教室,她如愿以偿的成为了同学中的焦点人物,她的热爱被看见、她的才华被欣赏,酒窝获得了巨大的自信和心理满足。酒窝告诉我,那一刻她感到自己是发光的!
我相信,那次经历以后,对于酒窝来说,“学校”这个词所代表的不再是只有那些永远记不住的文字和挫败的经历,更有这一次的闪耀的辉煌可以伴随她一生。
04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节奏,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一年前,依然焦虑的我曾经请教一位知名的少儿阅读推广人。我问老师,我的孩子已经到了三年级,还只能读绘本,怎么办?
老师答:所谓自主阅读,就是你允不允许孩子选择不读......
我想:对呀!既然我都承认酒窝与其他孩子在阅读、识字能力上的不同,我干嘛还要紧紧抓住普遍的标准不放,不能尊重孩子自己的节奏去学习。
我开始一点点放下了焦虑,不再对她的阅读提要求。意想不到的是,酒窝进入四年级,她依着兴趣,竟然陆续读完了几本小说,包括《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夏洛的网》、《查理的巧克力工厂》,虽然她的阅读能力还未达到同龄人的平均水平,但她渐渐的进入了自主阅读的状态,这才是我看重的。
05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识字障碍”不需要被纠正,但孩子对文字的兴趣需要“被激活”。
这里介绍给大家一些小方法:针对识字问题,可以增加记文字过程的趣味性,以及创造多种刺激的发生。
1、游戏化:文字创意画;写彩虹字——将文字的每一笔(每一个字母)都用不同的颜色写出;识字、记字过程中加入简单的手工制作;使用识字APP游戏作为辅助工具;
2、综合感官:在沙子上练习写字;鼓励孩子在记忆过程中将文字的笔画或者拼写喊出来、同时在空中用整个手臂在空气中写出文字;
3、群体合作:组织相同水平的小朋友一起记忆,按照顺序拼出单词的字母,或者每人写一个笔画,大家共同完成一个字的书写。
等一朵花开,需要很多的耐心和微笑
这学期的单词大赛,酒窝最终没能如愿进入前四强,她是全班第六名。这已经是她上小学以来的最好成绩,我们全家都好开心。
酒窝这四年的变化让我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我想,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孩子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到她内心的光。
这四年,作为孩子的父亲,我也深切的体验到,当面对扑面而来的压力和挫败感时,我还可以竭力做一件事——给予孩子最大的耐心和相信,以及当面对生命差异时,以欣赏的眼光去看见孩子的独特之处,给予她尊严。
酒窝,我想对你说:
感谢你如降落在地球上的星星一样来到我的身边,让我可以有机会了解我自己的恐惧,更可以在陪伴你的过程中一点点的放下自己的恐惧和对你的期待。你的变化让我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都值得被温柔以待,并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无限可能。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心怀敬畏去面对每一个生命,耐心的等待,如同等一朵花开。
作者简介:
如花大叔
70后,心理咨询师、叙事疗愈师,
亲子沟通、家庭关系策略师,
美国GTI认证父母效能训练讲师
一个会听故事、讲故事、写故事、画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