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症状体现 > 重症患者福音福州国德医院康复医学科开展
重症患者福音福州国德医院康复医学科开展
近日,医院康复医学科经过系统性培训和学习,在神经康复、骨伤康复等原有康复治疗基础上,新增设了重症康复诊疗项目,旨在为更多重症患者提供帮助。
当我们谈起ICU,我们能想到什么?
1、ICU环境刺激
心电监护、行走、抢救时的噪音与终日常亮的灯光。
2、患者状态
长期的卧床、制动状态。
3、化学药物
各种输液泵、吊瓶输送药物。
4、有创操作
机械通气与有创监测。
5、医患沟通
沟通不全、被动决策、限制探视等。
噪音与光线对患者睡眠有着负面影响,由于睡眠质质量受损,环境因素可能会在ICU住院期间通过谵妄引起长期认知障碍;卧床制动造成患者普遍存在气道引流困难、肺部易感染、褥疮、静脉血栓、肠道功能紊乱、肌肉萎缩等疑难复杂问题;昂贵的药物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有创操作给患者带来痛苦和活动困难;医患沟通不全造成家属心理负担……
以上种种,都令患者及家庭在经济、体力和心理上都承受巨大痛苦与负担。
为什么重症患者需要介入康复?
1、安全性
尽早对患者进行介入康复,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帮助,同时也是十分安全的。
据相关文献研究证明,早期运动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非常低,与运动相关的发生率低于1%,包括跌倒、非计划拔臂管、血压增高、血氧饱和度下降。
2、有效性
循证的证据证明,早期活动的必要性是不争的事实。
适当的运动训练可以降低全身炎症反应,如C反应蛋白(CRP)、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ɑ等;运动对免疫系统有直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然杀伤(NK)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增加等等;另外,Hopkins等研究发现,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
因此,越早为重症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越好。
我们能做什么?
1、多学科合作模式
医院康复医学科与重症康复科合作,医院副院长、康复医学科主任黄卿表示,康复医学科已为院内所有ICU患者提供重症康复诊疗;
2、经培训的专业人员
定期对康复康复治疗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治疗能力。
3、充分评估
由于ICU患者特殊的镇痛镇静状态,评估方案需要适应性调整,主要加入RASS镇静程度评分、CAM-ICU谵妄评估、配合度S5Q评估等,并结合胸廓活动度、肌肉围度、关节活动度等,完善评估内容。
4、尽早介入
经相关评估后,排除禁忌症,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尽早介入康复训练。
5、循序渐进
(1)超早期的被动体位管理,预防压疮、促进体位引流。
(2)下阶段的四肢活动(被动→助动→主动)、肌肉再训练(呼吸肌和外周骨骼肌)、改善肺部通气技术、气道廓清技术等特色康复方式帮助重症长者及患者恢复自主呼吸,避免因长期佩戴呼吸机引起自身呼吸功能减弱。
(3)最后,进行坐站体位转移、行走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循序渐进帮助患者强化身体机能、减少药物依赖、提高认知能力,缩短治疗周期。
6、必要时调整方案
ICU内患者病情不稳,需要每日再评估,以调整治疗方案。
总体来说,重症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和避免各种并发症,提高患者预后,有效缩短了部分患者的ICU住院天数,促进患者功能尽早恢复、减轻经济负担,极大提升了其生存质量,是让重症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桥梁”。
接下来,康复医学科将继续坚持“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不断精研重症康复的相关诊疗措施,努力为患者提供专业、有效的重症康复服务,帮助重症长者及患者减轻或消除痛苦,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