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症状体现 > 高温天气来临,多地出现热射病患者夏季应
高温天气来临,多地出现热射病患者夏季应
前两天,北京一位带娃的老人,陪着孩子在小区楼下玩耍。仅仅半个小时之后,老人就感觉有些头晕、乏力等先兆中暑症状。半个小时之后,老人带着娃回了家。回家之后,老人不舍得开空调,自己呆在闷热、西晒的房间里休息。家里人等了很久,发现老人一直睡不醒。这时,家里人才发现了不对劲...老人已经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了。救护车把患者医院的时候,医生发现老人的体温已经超过42℃,诊断为热射病!可惜,即使经过了7小时的抢救,老人还是出现了多脏器衰竭,不幸离世。医院里,一天之内收治的、同样患上热射病的患者就超过10名!其中,被送进ICU的并不止这位带娃老人。这也算不上什么稀奇事。毕竟,北京72年来首次连续三天破40℃,天津气温一度热到41.8℃,直奔全国第一。除了这两地,其他多省也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医院接诊不同程度的中暑患者数量,也接近往年七八月份的数量了。天气预报播报气温不到35℃,但是人一出门,就立马汗如雨下,感觉不太舒服。当气温超过40℃的时候,不少人感觉已经热得无法呼吸了。而“人都要热死了”这句话,从抱怨也成为了现实...热射病分为两种,二者死亡率“天差地别”一种通常发生在老年人、儿童、慢性疾病患者的身上,叫做经典热射病classicheatstroke,死亡率高达50%以上。另一种呢,叫做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heartstroke。高温户外从事剧烈体力活动的运动员、环卫工人、军训学生等属于高危人群。由于他们大多从事集体活动,容易被及时发现、送医,所以死亡率低于5%。热射病有这么危险吗?“发高烧也这样啊。虽然不舒服,但是赶快降温不就行了。这个病有这么危险吗?”有些人可能会有类似的想法。但这种病并不同于发烧的生理性反应,体温不受42℃发烧最高体温天花板的限制,属于病理性改变,可以产生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这种不受体温调节机制控制的体温过高(hyperthermia)具体分为两个阶段:01可代偿阶段一般来说,人体在高温环境(超过32℃)下,或剧烈运动时都会出汗。这种升高完全在体温调节机制的控制之下。比如研究表明,在有空调的室内健身房里做高强度的运动的时候,我们人体最高的核心体温或能超过41℃,但绝不会超过伤害性的42℃。身体会出现多种变化,帮助散热。比如我们的身体会为了适应,扩张皮肤血管,帮助散热。另外,在补充水分之后,汗腺也会大量分泌汗液来帮忙散热。02失代偿阶段等到了失代偿阶段的时候,体液不足,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我们的脑、心脏、肝肾等器官血液灌注开始不足。大脑会做出优先判断。比起出汗散热、维持体温,此时最需要满足的是重要器官的最低生存需求。这就是为什么患者的表现是浑身滚烫,但体表很干燥,没有什么汗液。为什么说热射病可怕?打一个比方:烧水的时候,只要水壶里还有水,壶中水和壶体的最高温度就是有限的,不会把水壶烧熔化。可是水烧干之后呢?水壶的温度不再受水的沸点---℃的限制,继续飞速升高。水壶可能就被烧坏了。患上热射病的患者就像这种烧干水的水壶,你说危不危险?怪不得不少人描述得上热射病之后,内脏都像煮过一遍!很多老年人在家,不舍得开空调,就很容易得上热射病。他们觉得自己也没有怎么出门,处于室内环境当中,应该很难中暑。但事实上,现在的室内环境也没有多凉快,身体散热机能下降,危险性很高。要是不舍得开空调的电费,可能得不偿失。进医院看病的费用,比空调电费只高不低!热射病有哪些症状?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一般会出现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但这些症状比较轻微。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典型症状为高热、无汗、意识障碍(昏迷)、呼吸衰竭等。如何预防热射病夏季高温天气来临时,我们需要注意做好防暑工作,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即使在室内,也注意多补充水分。如果是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则需要多加注意室内降温。一旦出现身体不适等症状,医院就诊治疗。Dr.X说最近高温天气,尽量避免在烈日下外出。外出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多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