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症状体现 > 姿势异常如何控制抓住关键点

姿势异常如何控制抓住关键点



点击上面爱上我   

作者:林玟邑

来源:脊近完美脊杰号(zhuguomiaodaifu),已获授权

在临床中,如何分析患者的姿势?姿势异常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纠正呢?今天小编带你走进Bobath的治疗理念,从Bobath常用治疗技术--关键点的控制(keypoint)着手,更有效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

一、Bobath的概念

对由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引起的姿势紧张、运动、机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评价和解决问题式治疗的方法。治疗目标是通过姿势控制和改善选择运动,发挥其最大功能。

二、治疗原则

1、强调患者学习运动的感觉(反复学习的方式和运动可促进患者获得正确运动感觉)

2、强调患者学习基本姿势与基本运动模式(依据人体正常发育过程,抑制异常运动模式,同时通过关键点的控制诱导患者逐步学会正常的运动模式。)

3、按照运动的发育顺序制定训练计划

4、整体性原则

三、姿势控制与关键点的控制

1姿势控制与平衡的关系1、人是如何维持平衡的(姿势控制)

前庭觉、视觉、听觉

触觉

本体觉

姿势控制系统

增加支持面

寻找稳定的支撑面

关键控制点(头、髋、膝、踝)

2、核心控制

①核心是腰部--骨盆--髋关节的集合体。

②核心是重心的位置、所有运动开始的地方。

→肩胛带上肢功能、歩行功能、头颈部功能重要的基础

3、身体图式

个人对自己身体据有的空间像及体感

姿势图式主要是顶上小叶(5区)功能。顶叶与身体图式明确相关。

将立体现实中身体体验予以抽象的内容、通过学习经验形成结构。部分无意识但同时潜意识、意识化。 

身体像是明显无意识的。

关系:清醒注意→身体图式→产生前馈

2关键点的控制

关键点是人体的某些特定部位,这些部位对身体其他部位或肢体的肌张力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在关键点上的手法操作来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和肌张力,引出或促进正常的肌张力、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

--人体关键点部位

中央(心)关键点:胸骨柄中下段(控制躯干)

近端关键点:头部、肩部、骨盆

远端关键点:拇指、拇趾

1中央关键点控制--躯干2近端关键点控制:1、头部1、头部的屈曲(前屈)

头部前屈使全身屈曲模式占优势,对全身伸展模式起到抑制作用,对屈曲运动起到促通作用。

可在仰卧位、坐位、立位体位时进行。

2、头部的伸展

头部伸展可促通全身的伸展模式与伸展运动,抑制全身屈曲模式。

可在俯卧位、立位上进行手法操作。

坐位上进行此手法操作可能会妨碍髋关节的屈曲。

3、头部回旋

可以破坏全身性屈曲和全身性伸展模式,诱导体轴内回旋和四肢的外展、外旋模式和内收、内旋模式。

2、肩胛带及上肢关键点的调节1、肩胛带前伸

可使全身以屈曲占优势,可以抑制头部向后方的过度伸展及全身的伸展模式。

也可以诱导上肢伸展状态的向前伸出,可促通肩胛带向前方突出。

2、肩胛带后缩

使全身以伸展占优势,可以抑制因头部前屈而致的全身性屈曲模式。

3、上肢水平外展

通过在前臂旋后、肘关节伸展、肩关节外旋位上(手心向上)使上肢水平外展的操作手法,可抑制屈肌痉挛(特别是胸部肌群和颈部屈肌群)。

并促通手与手指的自发的伸展,促通下肢的外旋、伸展。3、骨盆带及下肢关键点的调节

主要用于坐位和立位。

①骨盆带前倾:

坐位:可促通上半身以伸展占优势,下肢以屈曲占优势。

立位:可形成身体的前倾姿势和全身性屈曲模式。

②下肢伸展位上外旋:可以促通下肢的外展及踝关节的背屈。

③足趾背屈:通过手法操作使足趾,特别是2、3、4、5趾背屈时,可抑制下肢的伸肌痉挛,促通踝关节背屈及下肢的外旋、外展。

总结

通过关键点的控制,可以帮助患者完成反射抑制性的运动,运动时注意促进正常的姿势反应,从而促进患者正常运动功能的恢复。

近期课程

咨询







































白癜风早期能治愈
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qgph.com/zztx/6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