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症状体现 > 虎妈狼爸式教育有用吗一位历经北京香
虎妈狼爸式教育有用吗一位历经北京香
去年五月,在四季如夏的迈阿密,完成了三年电影制作艺术硕士学习的明天披上了硕士袍。同时,她的毕业短片作品《猎枪》在迈阿密国际电影节学生竞赛单元摘得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情片。
过去的十几年,明天历经北京、香港、美国三地学习,对于从小母亲给予的“虎妈“教育,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特点,她有着深切的体会。以下为她的自述文,推荐一读。
▲迈阿密电影节与《猎枪》青年作曲家陈雪燃
?故都北京-磐石不可摧?
在皇城根下长大,人们总说首都升学压力小,但水涨船高,为了全面培养我的德智体美劳,老妈不辞辛苦地奉献了自己所有的双休日陪我上各种课外班。印象中小学时代的双休日总是排得满满的,剑桥英语、奥数、作文、画画、游泳、芭蕾……家里的亲戚都担心我妈在虐待儿童,她总是非常无辜地解释:“明天同学自己要上的,拦都拦不住……”老妈的话说对了一半儿,因为除了面临升学压力不得不学的奥数,这些课堂之外的“小灶”确实帮助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绘画与写作。 水瓶座的老妈虽然对小时候多动调皮的我管教非常严厉,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传统学习科目补习填鸭式地硬塞给我,但她也快、狠、准的看出了我喜欢的艺术领域,耐心培养。比如老妈在知道我对奥数并没什么兴趣的情况下,三令五申督促我不许放弃,甚至还特别请了奥数家教为我加量。老妈认为数学成绩是京城名校的“敲门砖”,而逻辑思维能力也是漫漫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智慧锦囊。在哭了无数鼻子却反抗无效后,小学三年级的我只好乖乖的学起高二课本上的“鸡兔同笼”问题。而在别的小伙伴放学回家看大风车的时候,我硬着头皮敲开奥数家教老师大门,那两个小时的补习简直是度秒如年。一边偷偷看表,一边盘算着,要是能去画画、写作文该多好啊。幸运的是老妈也早早发觉了我对文学的爱好,把我四岁时在陶然亭划船时无意吟诵的“咿咿吖吖”竟然一字不差记录下来,几年过去,我口述、老妈记录,写满了两三个本子,名曰“明天诗集”。幼儿园升小学的考试,面试老师们翻阅我的诗集,笑得前仰后合,我竟然顺利通过跨区考试,进入了市重点小学。
▲小时候翻烂了很多本唐诗三百首
现在看来,正是因为我被强迫学习了自己没有天赋的科目,才会更加迫切地去寻找自己真正的兴趣。和老妈多年后每每提起小时候因为学奥数和她打架的事,她始终理直气壮告诉我:“不学奥数你的数学会更差,最后就会彻底变成差生!”诚然,优秀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成绩帮我顺利考入了人大附中,而在这所专注学生兴趣培养的中学度过的六年青春期时代,把我领进了电影艺术的殿堂。传统的中国教育,大多是家长费九牛二虎之力,想把孩子培养成自己的理想型,于是矛盾冲突不断,但小朋友在缺乏自律的情况下,确实需要父母的监督和引导,才能学有所成并发现自己真正的爱好。?跃动香港-自己动手建一座桥?
大三在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为期半年交换学习,是我从小第一次离家千里,开始独立生活。由于没有必修课选择限制,我可以完全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这一下就像老鼠掉进了米缸,网络选课表平台忽然比电影还好看,因为只有半年的学习时间,又是在我喜欢的电影学院读书,好像出去玩都夸张地变成了浪费生命。于是我反复阅读、比较这些课程,去深圳好友家做客时,甚至专门就选课问题请教起了她的校长爸爸。据好友回忆,她的爸爸向来话不多,没想到那晚竟然和我侃侃而谈起来,不仅拿出了陈年普洱,最后甚至拉起了二胡……而我所收获的建议是:一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全力去体验在北京学不到的课程。反复比较下,我大胆选择了两门实践,三门理论课,把自己逼上一个高负荷的极限。毕竟是第一次完全融入纯英文的教学环境,过程确实不乏挑战,但也正是这两门实践课帮助我透彻理解了“艺术”背后的“技术”。拿我最喜欢的平面纪实摄影课为例,Yvonne老师严格规定了每人每周必须拍摄50张照片并且课堂展示20张照片,保证了量的积累。而在这数码盛行的时代,Yvonne老师发现几节课上下来,有的同学基础并不扎实,对摄影原理很模糊。于是特地立刻修改大纲,添加了传统手动档相机的使用介绍,并且真枪实弹地要求我们进暗房自己冲洗照片。这一步步实操下来,已经学习摄影2年却始终对理论含混不清的我忽然醍醐灌顶,全都通了!
当豁然开朗的我还沉浸在自己的进步当中,Yvonne老师又变出了新的花样帮助我们理解摄影,和自闭症的小朋友一起拍照!原来老师的好友在大学隔壁的自闭症教育中心教摄影课程,两人商议后,决定把我们带到户外一起采风。我们首先学习了解了自闭症的背景以及如何与小朋友们相处,班上每个同学都会和一名自闭症小朋友配对,一起去学校附近的公园拍摄,随后回到图片后期制作教室一起完成摄影作品的海报制作。学期结束后,我们的摄影作品集结在香港艺术中心展出。那时我已回到北京,却收到了Yvonne老师从香港寄来的展览画册,看到自己的作品和名字印在漂亮的印刷品上,一个学期的汗水泪水瞬间蒸发,化为满满的成就感拥抱我。而我的摄影师老爸看到我的照片作业,立刻默默给我换了新相机,全家大力支持,我自然信心倍增。几年后我来到大洋彼岸的美国读电影制作研究生,还特地选择了一门聚焦自闭症儿童的纪录片拍摄课程,完成一部记录短片的制作。曾经的无心插柳,最后竟然都百川入海,不仅从此相机变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更坚定了我要用光影讲故事的决心。
▲干一行爱一行
▲设备一搬一卡车
?彼岸美国-在自由中自律?
我们这一代90后小孩似乎都曾对美国的鼓励式教育向往不已,然而当我真的开始在大洋彼岸开始自己的留学生活时,却发现了美式教育中一种独特的“懒”和“狠”,才是真正鞭策我不断向前的秘密。
▲迈阿密大学校园
▲激情四射的开学典礼
▲校园讲座
?成绩“懒”得看?
记得当时我因为对自己的英文写作极度不自信,跑到曾获奥斯卡提名的编剧课教授办公室求鼓励:“老师,我要退课。”没想到他一口答应:“好啊,你可以下学期再来,但很有可能就选不上了,我的课很火。”我一下慌了,“但是老师我怕这学期还在适应环境,写不好得了B怎么办?”大神老师差点喷出来:“我能给B说明写的不错了,你是研究生,完全不应该在乎成绩。”我又狡辩:“可是如果不能写完美……“老师直接无情打断:“根本就没有完美这回事,你永远都不可能写出完美的作品。”我夹着尾巴和大神老师道了别,老老实实回家钻研剧本去了。三年后,我的毕业电影短片幸运获得校研究生组最佳评审团大奖,被学校选送到洛杉矶美国导演工会(DGA)展映。派对上,大神老师还不忘拿我当年因为怕得B要退课的事情开涮,惹得大家前仰后合。原来成绩真的不重要!因为尽管我没有退课,并且苦苦在大神课上挣扎了整整一个学期,起早贪黑写剧本,打开成绩单,依然是一个大大的B。Sowhat?我有一位同样在西方学音乐的朋友,真是完全不知道自己当年读书的GPA,还是我帮他修改简历时强烈建议他加上学习成绩证明自己,结果朋友因此三年里第一次登陆自己的教务在线,发现主修的8门课最差是个A-,绩点直逼满分。分数是否重要这一问题,百家之言都有据可循,但我想中国学生必须学会把自己从“分分分”中解放出来,没有负担和压力地去把每一个规定动作完成,自然会有不错的表现。而西方教育的“懒”和放养,实则是一种放松的学习状态,卸下光宗耀祖的壮志雄心、骏马铠甲,在田园旷野之中寻着自己的兴趣向前,尝遍百草,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南山呀。
▲在校园里上录音课
?过程“狠狠爱”?
不知道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感觉,如果一件事战线太长,人就渐渐麻木没了动力,当初的激情和动力也不翼而飞。关于我的毕业短片拍摄,由于近两年长期的高压作业加上身体的过度消耗,我也曾一度灰心丧气准备敷衍了事。15年8月,我带着在遥远的东北山区拍摄的采风素材回到迈阿密。坐在教授的办公室里,我很消沉地表达了自己对毕业作品的设想:用手上的素材剪辑一部纪录片。
▲《猎枪》剧照
一向对学生要求极度严格的希腊裔教授非常直接地质疑我:“你这纪录片一共就拍一次,没有时间变化的故事,观众很难感兴趣,你是想偷懒吧。”我狡辩起来:“现在学院竞争激烈,团队和拍摄设备基本已成定局,我不觉得自己能再拉出一队人马去零下三十几度的艰苦环境拍摄。”教授一针见血地戳破我的顾虑:“冷就多穿点嘛。你这就好像是还没有打仗就丢兵弃甲,两手一扔,letthembetheking.(让他们去当皇上吧。)但是你知道吗,你明明就可以当武则天啊!(Youcouldbethequeen.)”紧接着,教授拿出一张白纸,麻利开始和我一起计划这学期的拍摄前期筹备,比如搭乘学期结束后第一天的飞机回中国前往拍摄地……仍记得当时我虽然连连点头,认真看着教授的眼睛,但内心是千军万马奔腾而过和一百个不自信。谁说西方教育都是轻松的鼓励,虽然成绩已经不是教授心中衡量一切的标准,但是她不会眼睁睁地看我因为胆怯而退缩。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的毕业短片在迈阿密国际电影节学生竞赛单元摘得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情片,教授也特地来为展映捧场。她说我的短片不仅为中国少数民族留下了珍贵的民族影像和资料,一年的制作过程里也影响了所有参与其中的青年人,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时代更迭下的文化传承,这便是最好的爱的教育,她格外为我骄傲。
▲在东北拍摄毕业短篇作品《猎枪》
西方教育界的“狠”角色不仅出现在校园,耶鲁大学法律系教授蔡美儿就是非常著名亚洲“虎妈”。作为第二代亚裔移民,蔡妹儿在畅销书《虎妈战歌》中记录了自己对两个混血女儿的严厉管教方式:“除了体育和戏剧课,所有的课程必须得第一名;不能碰钢琴和小提琴之外的乐器;不能玩电脑游戏;不能自己选择课外活动,等等。”这与我们所听闻的传统西方鼓励教育相差甚远。又如获奥斯卡提名的影片《爆裂鼓手》中,变态教授就是通过对学生的精神折磨而逼出他的终极潜力。
“圈养”和“放养”的强烈碰撞下,学生究竟怎么去寻找一种平衡?老话实在:“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像我这样从小比较散漫的学生,可能确实需要导师抽一鞭子助力才能让我清醒,并全情投入到创作中去。我甚至会特地选择严厉教授的课程来杜绝自己偷懒,当兴趣变成终身职业后,人非圣贤,难免懈怠,此时不如从容面对,选择一些外力来开发自己。毕业一年后打拼在美国西海岸的电影圣地洛杉矶,我每每想起当年逼我去零下三十度的中国大东北拍片子的教授,都会在心里轻声说句“谢谢”。
▲在环球影城西部小镇参与电视节目拍摄
?艺术是自由的女儿-“散漫”成才?
小时候的我很喜欢“散漫”这个词,当老师说我散漫我特别开心,觉得有一种下雨的感觉。后来妈妈被找家长后,亲自带着我查字典。“:指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障碍。患者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缺乏主题,一个问题与另外一个问题之间缺乏联系。”看到解释的我皱了皱眉头,自己静静坐了一会儿,然后安慰起妈妈:“没关系,长大以后我能当艺术家。”少年时期种下的导演梦一觉十年,“散漫”的我仍坚持走在这条铺满兴趣小石子的路上披荆斩棘,笑傲江湖。泪水欢笑最后都化作一团,凝结在我曾奋斗过的三座城市两个半球。愿我的成长故事也能鼓励身边追梦的人们,而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快乐地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人生。
▲在洛杉矶参与青年导演文晔国际获奖短片《逝》制作,
主创团队与刘佩琪老师合影
??作者介绍??
明天,北京人,美国迈阿密大学电影制作MFA艺术硕士毕业,本科于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广播电视编导,青年导演,编剧。
年明天的毕业短片作品《猎枪》(DeerGod)获得评审团最佳毕业短片,入选迈阿密大学(UniversityofMiami)短片展于美国导演工会(DGA)剧院展映。《猎枪》故事发生在鄂伦春新生自治乡,那是中国最后一处合法狩猎的少数民族部落。大病初愈的鄂伦春猎人老关竭尽所能坚守民族狩猎信仰,遏制狩猎文化的消逝。90后主创团队远赴黑龙江省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民族乡实地取景,在零下45度极寒天气下坚持创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明天
了解更多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资讯,请长按下方白癜风抗复发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