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病种知识 > 大运动量后,你是否出现运动性血尿现象
大运动量后,你是否出现运动性血尿现象
大强度运动后出现“血尿”现象,在业余体校较常见,相信不少业余跑友也有过这样的亲身经历。那么,运动性血尿是什么原因引起?又该如何判断和应对?
什么是血尿?尿样的检测一直以来就是了解运动员身体状态、监控运动负荷的重要手段。正常人尿液中无红细胞或偶见个别红细胞,如离心沉淀后的尿液,光学显微镜下每高倍视野有3个以上红细胞,可称为血尿。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显微镜下或肉眼可见的血尿称为运动性血尿。轻度血尿为正常尿色,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红细胞,这样的情况又称为尿潜血阳性,指标在运动员的负荷监控中用到并不少;只有较重的血尿才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到,血尿呈褐色或浓红茶色。
为什么会出现血尿?运动前患有慢性隐匿性肾脏疾病,如泌尿系统结石、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这些虽然也是运动后发生血尿,但其主要原因是原来就有病理改变,对于这种血尿主要还是治疗原有疾病。
运动性血尿是发生在泌尿系统没有任何病理改变而完全健康的人身上,主要原因是大量大强度运动后肾脏通透性增加、滤过率降低,从而红细胞外溢形成血尿。同时大分子蛋白质外溢、随尿液排出,尿蛋白增高。所以血尿也伴随着“蛋白尿”,它们的机理是类似的。
肾脏通透性增加的诱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又是肾脏缺血缺氧。运动时全身的血液分配进行调整,肾脏的血管收缩(儿茶酚胺的增加影响),肾脏血液流量减少。越是剧烈运动,流经肾脏的血液量越少,而大量的血液流向身体活动的部位,如心、肺及肌肉,来保证剧烈运动的物质代谢和转运。另外,运动时肾静脉压力增高、回流受阻、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这时肾小球就会因为缺血、缺氧而通透性增加,滤过率降低。
运动性血尿的影响因素运动性血尿的影响因素是综合性的:
1、运动项目
长距离跑、游泳、足球等运动后,运动员出现尿潜血阳性率高,排泄量也大(基本都是以体能为主导耐力性项目)。而体操、举重、射箭等运动员出现阳性概率低,排泄量也少。总体上,高速、剧烈且持续时间长的耐力运动更容易造成血尿。其中既有一定量、又高强度的运动对肾脏通透性影响最大,所以,高强度间歇跑后可能更容易出现血尿。
2、负荷量和运动强度
在大负荷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开始承担大负荷量时,由于机体对负荷量的不适应,尿潜血排出量较多;坚持一段时间后,完成相同负荷量时,尿潜血排出量减少。这是机体逐渐适应负荷量的表现,也说明身体机能增强了。
3、个体差异和机能状况
人的机能状况和对运动负荷的适应与肾脏通透性、尿蛋白和尿潜血排出量有关。进行定量负荷运动,当机能状况和适应性好时,尿蛋白排量减少,恢复期缩短;反之机能状况欠佳,适应性差时,则排出量增加,恢复期延长。
4、环境
运动时外界的温度、海拔高度等因素,对尿潜血的出现有显著影响。温度低、高原情况下出现阳性率高,这与寒冷或者低氧对机体和肾脏的刺激有关。环境因素引起尿潜血的增加,会随着适应性提高而改善。
区别血尿和“肌红蛋白尿”大量大强度运动后出现深色尿的情况并不罕见。下面先来看一个案例:
近日,苏州一位小伙和朋友比赛,连做个俯卧撑,虽然成了最后的赢家。可很快就出现了全身酸痛、四肢无力、酱油色尿等症状,并出现急性肾衰竭征兆。幸运的是,由于抢救及时,这位小伙已脱离危险。
那么,这位小伙是出现血尿吗?这里要注意了,虽然都是深色尿,但上述这种情况和血尿有本质区别,它实际上是横纹肌溶解引起的“肌红蛋白尿”。当运动负荷过大,肌肉细胞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肌肉内容物(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等)漏出、进入血液,最后从尿中排出。而大量肌红蛋白往往会导致“酱油色尿”。
肌红蛋白尿和血尿的机理有本质区别。肌红蛋白尿根源在于肌肉,而血尿的根源在肾脏。它们有可能同时出现,但一定要正确判断、加以区分,以防耽误治疗时机。因为,横纹肌溶解的性质往往比血尿更加危急(肌红蛋白容易堵塞肾脏、引起急性肾衰)。当出现“深色尿”后,可以根据以下几条标准判断为何种情况:
1、如果除了深色尿,还包括肌肉的疼痛、肿胀及无力(可出现僵直、甚至走不了路)等肌肉受累的情况,并持续加重,很可能是横纹肌溶解,医院检查。
2、如果血液检验指标中的肌酸激酶严重超标(可超标几百倍,达U/L以上),基本可以断定是横纹肌溶解。
3、如果后期出现少尿、无尿,说明肌红蛋白已经严重影响肾功能,急需救治,不可拖延。
如何应对和预防血尿?出现肉眼可见的轻微血尿或尿潜血指标增加后,如确定没有其他病理性的问题,确定不是横纹肌溶解,可以正常训练,但运动量和强度要降低。多数情况下,运动性血尿出现在激烈运动后,人体并无其他症状和不适。血尿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长不超过7天。出现血尿时,通常情况下不需要治疗,可以通过降低运动负荷、休息,一般可自然恢复。如果血尿情况经常反复出现并排除病理性的问题,说明阶段性的运动符合过大,需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让身体恢复(通常以月为单位),可以进行慢跑,跑量建议为正常训练量的20%。
血尿的预防,主要还是在于运动负荷的控制。训练和比赛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超出自身的承受能力;增加跑量要在完全适应前期训练的基础上,且运动量增加的同时一定要控制好强度不能太高;不提倡过于频繁地进行大量大强度运动(如连续参加比赛,频繁进行间歇跑、乳酸门槛跑等等),提倡大、小负荷交替。
本文为98跑原创,文章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Essence
以下内容,点击阅读
「98跑」
国内顶尖跑步培训机构:“98跑”简介
跑前必做的动态热身动作
跑后必做的静态拉伸动作
跑友必须做的脚踝力量训练
最佳下肢力量的锻炼方式
加强臀肌力量的训练方法
史上最全的核心力量训练内容
马拉松比赛攻略
马拉松赛后恢复
“98跑”钻石会员招募中
跑的再多,永远不够想要了解
更专业跑步训练的干货指导
一切尽在98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