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病种知识 > 胡庆余堂传人冯根生逝世,但这个病症你依然

胡庆余堂传人冯根生逝世,但这个病症你依然



一代国药工匠,胡庆余堂传人、著名浙商、企业管理大师、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冯根生老先生于今日凌晨逝世。

冯根生(图片来源于网络)

冯根生在邵逸夫住院期间,浙商朋友们都曾去多次探望。病重后,被帕金森氏病折磨多年的老先生虽少与老友互动,浙商界诸多好友仍定时去探望。

在生活中,总有人开玩笑:“抖什么抖,你得帕金森了?”

说起这病,其实它的历史还蛮悠久的。

从年发现至今,帕金森病已经历经年。很多人对一个片段仍然印象深刻,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患帕金森病的拳王阿里全身不住地颤抖,依然坚持缓慢地手擎火炬点燃奥运圣火,诠释奥运精神。颤抖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帕金森病。

但迄今为止,帕金森的病因仍不明确,难以治愈,人们对于帕金森病真正的了解依然非常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帕金森为什么可怕?

确诊难

步态异常、肢体僵硬、震颤、运动迟缓这些帕金森病的具体表现,却往往被误认为是其他疾病。一项研究收集了7~年连续入组的例帕金森患者,其中35.7%的步态异常患者和34.8%的肢体僵硬患者被误诊为情绪障碍;21.1%出现震颤的患者被误诊为原发性震颤;还有10%的运动迟缓患者被误诊为脑梗死。

解放军医院神经内科医师赵津京表示,出现手抖是个信号,但不一定是帕金森。

手抖的原因很多,如特发性震颤、甲亢、老年性震颤、酒精中毒性脑病等,最后才考虑帕金森病,其他病种起病多是良性,可以治好。

而帕金森病无法治愈,早期症状不典型,诊断主要靠症状体征,表现多样。这种种可能,都为帕金森诊断带来了困难。

图片来源于网络

病情重

颤抖,让帕金森氏症患者的日常生活充满难言的尴尬,而确诊后患者最关心的,或许是我还能活多久。

实际上,颤抖是帕金森病的典型特征。行动迟缓却是帕金森的首发表现也是必要条件。但往往,患者会因“动作慢了是变老了吧”而未多加注意。而颤抖,也因同时可能是其他一些疾病的表现而被无法准确判断。作为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帕金森“目前无法根治,但一般不会影响寿命。”

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能较长时间地维持高水平的运动机能和生活质量。不过若不接受正规治疗,运动并发症会很严重。虽然疾病本身不会致命,但存在的运动和协调障碍,让患者比一般人更易出现跌倒等意外,及肺炎、骨折、泌尿系统感染、窒息等严重并发症,这些都可能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易误诊

从确诊到治疗,走过不少弯路的患者大有人在。一项调查显示,在症状表现中,只有69%的患者以震颤为首发症状,还有一部分患者并不明显。

“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是个大问题,因为症状不典型而且是慢慢出现并加重。”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海波教授在临床上常遇到误诊了大半年才确诊的病人,帕金森患者不一定都有震颤,还有一部分是动作迟缓,因感到肢体无力而被误诊为脑血管病,但脑卒中往往突发,不会缓慢加重,这一点可与脑卒中鉴别。

在震颤、手抖等这些临床症状出现前,有些特异性表现已经开始早期预警了,如嗅觉下降、便秘、睡眠障碍、夜间喊叫说话,不自觉地伸胳膊伸腿,这时要引起高度重视,前驱期会持续5~10年,之后发展为帕金森。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重管理

一项由欧洲5个国家患者参与的研究显示:超过七成的帕金森病患者不能坚持每天按规定时间服药。

更有很多患者因为治疗周折、频繁更换医生导致用药依从性差,效果难以确保。固定医生的长期治疗、用药方案的持续跟进和择机调整,对病情的控制至关重要。

因此,这势必对多学科全程化管理的诉求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神经内科对用药的密切指导和调整,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介入等。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多位医学专家告诉记者,帕金森病并不可怕,包括神经电刺激术(DBS)等治疗手段已被证实可以有效抗击帕金森病。

早预防,早医治成为抗击帕金森病的有效途径。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人民网、澎湃网

本文仅为用户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猜你喜欢

O孩子生命垂危,父母却只围圈祈祷抹膏油......

O伦敦一高楼被大火吞噬,已造成数人遇难!发生火灾时这些你该知道

O“死也要拉个年轻的垫背!”老人跳河民警施救反被勒脖,但他说:下次我还救!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的最好治疗偏方
杭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qgph.com/bzzs/8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