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疾病由来 > 中晚期帕金森病人运动症状的治疗
中晚期帕金森病人运动症状的治疗
中晚期PD运动症状的治疗
中晚期帕金森病的特征是出现症状波动、不同程度的异动症和残疾,对日常生活活动及独立性产生严重影响。中晚期PD的治疗旨在增加抗帕金森药物治疗的获益,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并发症和非运动并发症。
进展至中晚期阶段时,帕金森病人服用服用抗帕金森药特别是服用左旋多巴制剂单一剂量后出现了症状波动(如剂末现象)等运动症状,造成生活质量恶化以及功能独立性丧失;在这一阶段,“关”期异动症的致残性增加,运动障碍可能使“开”期更加复杂;而且由于胃排空延迟或不稳定,药物应答通常不可预测。这种情况可定义为中晚期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表现(症状)可以归纳为两大类:第一种是运动症状,第二种是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主要导致患者出现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症状,这些症状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能力,称为运动症状;帕金森病除了影响运动能力之外,还会出现感觉障碍、睡眠障碍、神经精神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运动症状的治疗
剂末现象(可预见的开关)治疗:
剂末现象”是指帕金森病患者在开始药物治疗若干年后出现药性减弱,药效维持时间变短,从而导致药量不断增加的现象。
一、少量多次服用美多芭(少量多餐)
二、增加息宁缓释片,具体用量及次数咨询专业医生
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泰舒达、森福罗、罗匹尼罗、罗替高汀,MAO-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雷沙吉兰,COMT-1抑制剂如珂丹同左旋多巴制剂的联合应用
四、减少食物对左旋多巴的影响(蛋白放在晚上)
五、DBS脑起博器手术(如果药物可以较好控制症状,不建议手术)
开关(不可预见)的治疗----处理较为棘手
开关现象是让帕金森病症状在突然缓解和突然加重之间转换,缓解时常有不自主运动,加重时全身僵硬、寸步难行。
一、DBS效果好(具体咨询专业医生)
二、减少饮食蛋白摄入---空腹服用左旋多巴
三、阿扑吗啡静脉或皮下注射----水溶性D1,D2受体激动剂,迅速改善晚期症状波动而不增加异动。
异动症的治疗:
异动症主要指累及头面部、下颌、舌、颈部、四肢以及躯干的舞蹈样、肌张力障碍样动作,少数也可表现为投掷症、肌阵挛或者刻板运动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残疾。
一、剂峰异动
出现在血药浓度高峰期(用药1—2h),常从病变严重的一侧足部开始发生,除肢体的舞动外,还可表现为步态不稳,说话、写字、穿衣、吃饭等困难,且可贯穿于单次剂量的整个药效过程。
1、减少每次复方左旋多巴如美多芭、息宁的剂量+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泰舒达、森福罗、罗匹尼罗、罗替高汀
2、加用金刚烷胺
3、加用非典型精分药如氯氮平
4、尽量不用息宁,避免缓释剂的累积效应
二、双向异动症(较难控制):
在剂量的开始和剂末出现,通常在长期使用某一治疗剂量的加重期发生,而且患者之前常常已经历过剂峰异动症。
1、尽量不用息宁,避免累积,增加美多芭的服药次数
2、加用长半衰期的DR激动剂如森福罗缓释片、罗匹尼罗缓释片等或COMT抑制剂如珂丹
3、DBS脑起博器手术
4、空肠微泵输注左旋多巴凝胶(费用贵)可以同时改善异动症和症状波动,包括非运动症状---高溶解药物迅速起效,避免不稳定吸收。
三、晨起肌张力障碍
多发生于血药浓度最低时的凌晨、清晨服药前,称为晨痉挛,以单侧不对称性的脚趾和腓肠肌持续性的疼痛和痉挛为主要表现,多在下一次左旋多巴服用后缓解,或者由头一日晚间增加药物剂量而得到改善。另外,少见的异动症有:呼吸变化、眼球运动障碍、肌阵挛。
1、睡前加用息宁或长效DR激动剂如森福罗缓释片、罗匹尼罗缓释片等
2、在起床前服药美多芭剂或水溶剂
3、DBS脑起博器手术
4、肉毒毒素注射可用于关期或晨起肌张力障碍。
冻结步态的治疗:
冻结步态可定义为“企图行走时或前进过程中步伐短暂、突然地中止或明显减少”,最严重时几乎不能迈步,需要他人或拐杖辅助才能起步,迈不开步时可伴有双腿颤抖。
一、关期冻结:
所谓关期可简单理解为患者没有药效不舒服的时候。
1、加大左旋多巴制剂如美多芭,息宁用量
2、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泰舒达,森福罗等
3、左旋多巴制剂与增效剂如珂丹、司来吉兰联用
4、DBS脑起博器手术
二、开期冻结:
所谓开期可简单理解为患者有药效舒服的时候。
适当减少左旋多巴制剂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剂量,应用MAO-1,肉毒毒素注射,视觉听觉刺激
胆碱酯酶抑制剂,哌甲酯,十二指肠左旋多巴凝胶有帮助;脊髓刺激有希望。
温馨提示:由于帕金森病人个体差异大,每个人情况可能都不一样,以上内容均为网上资料整理而来,涉及到具体用药请咨询专业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