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疾病由来 > 018个月宝宝大运动发展指标有哪些怎样

018个月宝宝大运动发展指标有哪些怎样



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951583.html

、爬、站、走、跑、跳,这类牵扯到大肌肉群的大幅度动作被统称为大运动。WHO关于儿童运动成长标准包括坐直、站立(有支撑)、爬行(用手和膝盖)、行走(有支撑)、站立、行走六个大运动成长里程碑。

经常有妈妈来问我:“我家宝宝7个月了,还不会爬,怎么办呢?”、“乐乐什么时候开始走路的,我家的1岁了,只能扶着挪动几步,我都急死了。”

其实,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任务”要完成,如果前一阶段完成得不好,就会影响下一阶段的“进度”。

那么,宝宝在各个月龄都应该get什么技能?有没有什么方法来促进宝宝的大运动能力提升呢?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抬头(1-4月)

抬头,是宝宝早期大动作发育的关键指标。一般在满月前后,宝宝就会发出努力抬头的信号,但只能本能地挣扎几下。

等到3个月左右,80%的宝宝能自主控制头颈部力量,脑袋不再摇摆不定。俯卧时能将头抬起30°—40°,并且可以左右自由转动。

有的宝宝学得慢一些,妈妈也不用太过担心,可以借助一些方法来帮助宝宝掌握这一技能。

竖抱:将宝宝竖着抱起,用手托住宝宝的颈部,用玩具等吸引宝宝注意力,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促进宝宝颈部肌肉张力的发展。记住每次持续时间不宜太长,1分钟左右即可(可随月龄增加时长),一天可进行数次。

俯卧:尝试在两顿奶之间让宝宝俯卧,可以俯卧在床上,也可以是大人的胸腹部,然后借助一些小玩具,或者和宝宝说活,逗引宝宝抬头。

趴(2-4月)

趴姿可以刺激宝宝颈背部肌肉的发育,是锻炼宝宝身体控制能力的基础。因此这项练习对于宝宝将来学爬、学坐、学走非常重要。美国儿医通常会叮嘱父母,在宝宝前6个月的护理中,尽量每天让宝宝有一定的俯卧时间(TummyTime)。

趴和抬头可以同时练习。刚开始,妈妈可以像下图这样,帮助宝宝将双肘撑在胸前,让宝宝学着用前臂职称头部和上半身的重量。大人的双手护在宝宝身体侧面,保证安全。

对于2-3个月的宝宝来说,维持趴姿、抬头,是一件很困难、很累人的事情。因此强度上要慢慢提升,趴一小会儿休息一下,也可以拿一些能发声的玩具放在宝宝的正前方,吸引他多趴。每天累计时间在20分钟左右即可。

4个月左右,宝宝趴着的技能越来越熟练,基本能固定身体,不再需要大人扶着。这时,他喜欢趴多久就让他趴多久。如果宝宝的状态好,每天趴着的累计时间可以增加到50-60分钟。

翻身(3-6月)

经过抬头动作和趴姿的练习,宝宝四肢的动作越来越灵活,爱挥舞胳膊、爱踢腿,而且很用力,下半身有扭动的动作。这就表明宝宝在努力练习翻身了。

初期大人可以先培养宝宝的翻身意识。宝宝仰卧时,把宝宝的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上,大人的一只手撑住宝宝的屁股,这样宝宝的腰和肩会自然扭转过去,经常这样练习,宝宝很快就能学会翻侧身,而翻过侧身也是宝宝翻身的第一步。

当宝宝学会在床上滚来滚去的时候,大人可以拿一个有趣的玩具,引导宝宝转动身体来拿(比如下图)。通过练习,宝宝的肌肉力量逐渐增强,慢慢能够以腹部为支点,连续翻身或打滚儿。

翻身练习宜选择在两次喂奶之间,宝宝清醒并且心情愉悦的时间进行。每个宝宝学会翻身的时间有差异,有的宝宝4个多月就会翻了,有的宝宝要到半岁,甚至8个月时才会翻身。妈妈们不必心急,关键是要训练好前面的抬头和趴姿,当宝宝肌肉力量达到了,翻身自然也容易一些。

坐(5-8月)

能坐起来表示宝宝的肌肉和神经已经发展到了脊柱的末端,是宝宝运动机能发育正常的重要指标。按照发展规律,宝宝学坐一般分为拉坐、扶坐、独坐。

在3个月左右,大人就可以开始对宝宝进行“拉坐”训练了。具体操作方法是:让宝宝仰卧在床上,大人用双手拉住宝宝的手腕,轻轻地顺着宝宝坐起的方向将宝宝拉成坐位。宝宝坐立时,用手扶住他,用枕头撑几秒后再恢复宝宝的平躺姿势。

练习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宝宝的坐姿越来越丰富,可以倚靠着垫子坐,也可以扶着大人的手坐稳,甚至自己用手支撑着坐。

等到宝宝的脊背和腰部力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不需要任何倚靠他也能稳稳地坐着。宝宝坐着的时候,大人一定要陪在旁边,以免宝宝重心不稳,跌倒受伤。

在这个阶段,爸爸妈妈可以经常和宝宝玩玩踩自行车的游戏(如下图),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为下一步的爬行和走路打好基础。

具体操作方法是:宝宝仰卧,大人将宝宝的脚抬起来,抓住脚腕,一前一后活动,就好像宝宝在踩自行车。

爬(6-10月)

对宝宝来说,爬行是最好的全身运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要经历爬这个阶段。因为个体差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有的宝宝不经过学爬,就可以直接过渡到站、走。

有时候,因为宝宝在学爬的月龄刚好是冬季,穿得厚,天气冷,相对爬得少一些,同样也能学会走路。如果要想让宝宝在冬季学爬,建议家里打开取暖设备,给宝宝穿得轻便一些,准备好游戏垫,为宝宝顺利学爬创造有利条件。

6个月左右,大人就可以引导宝宝学爬了,每天至少3个小时。在宝宝面前放一个感兴趣的玩具,吸引宝宝注意力,逗引宝宝爬上前来拿。

一开始,宝宝不太会使劲,整个身子也不能抬起来,爬的时候像在原地游泳(如下图)。这时,大人可以用手抵住宝宝的脚,让宝宝借助外力前进。

爸爸妈妈还可以用手托住宝宝的腹部,或者用长围巾兜住宝宝的腹部,帮助宝宝爬行。

很多宝宝在学爬时,会独创自己的爬行方法,比如坐着用屁股蹭着移动,或者一手侧身着地匍匐前进,甚至搞反方向向后爬。这是因为宝宝还没有学会协调自己的身体,肌肉力量控制不精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自然就会调整过来。

走(10-18月)

从爬行到站立再到行走,是宝宝大动作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飞跃。一般情况下,站立和行走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宝宝10个月左右,爸爸妈妈会发现他突然能自己拽着东西站起来,不久便会扶着床或者沙发的边缘挪动几步。刚刚get这一技能的宝宝,发现自己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会乐此不疲地扶着家具走。

此时的宝宝就像个行走的定时炸弹,破坏力爆棚。大人一定要把家里的饮水机、玻璃陶瓷制品之类的东西保管好,损坏物品事小,千万不要伤到宝宝。最好检查下各种柜子、椅子会不会被轻易拉倒,马桶、坚硬的桌子角等也要做好防护措施。

宝宝从扶站、扶走到独立行走,除了要有足够的肌肉力量外,还需要一定的平衡感。爸爸妈妈要多和孩子练习,鼓励宝宝勇敢地迈出自己的步子。

推拉玩具是宝宝学走路的好伙伴。在宝宝会走以后,可以使用推式玩具,让宝宝学会转弯,学会绕开障碍物。

当宝宝走稳以后,拉式玩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仅增加宝宝走路的乐趣,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宝宝手脚协调。

需要提醒爸爸妈妈注意的是,宝宝的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速度,每个宝宝的发育时间存在差异。冬天穿的衣服厚、孩子胆子小等,都会使宝宝大动作的发展略微延迟。

爸爸妈妈不要心急,更不要强迫宝宝一定要按时或提前完成训练任务。尊重宝宝自己的“步调”,加上合理的陪练,才是最宝宝最大的帮助。

(图文来源于网络)

·end·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分享给您身边朋友们吧—

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特需儿童康复救助咨询

1、脑瘫科-

自闭症科-

2、

3、咨询(同步

转载请注明:http://www.oqgph.com/jbyl/128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