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疾病由来 > 考研真题笔记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6版
考研真题笔记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6版
下列关于鲁利亚机能系统说的描述中,有()。[统考年研]
A.人脑分为三个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
B.大脑皮层的机能是动态的、系统的
C.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
D.调节、激活和维持觉醒状态系统的基本作用是形成行为程序
AB
C项,机能模块说是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D项,调节、激活和维持觉醒状态系统的基本作用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行为调节系统的基本作用是形成行为程序。
情绪的成分包括()。[统考年研]
A.主观体验
B.生理唤醒
C.外部表现
D.认知过程
ABC
情绪是一种混合的心理现象。它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
全色盲患者能看到的颜色有()。[统考年研]
A.红色
B.绿色
C.灰色
D.白色
CD
全色盲属于完全性视锥细胞功能障碍,与夜盲(视杆细胞功能障碍)恰好相反,患者尤喜暗、畏光,表现为昼盲。七彩世界在其眼中是一片灰暗,如同观黑白电视一般,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而且所见红色发暗、蓝色光亮、此外还有视力差、弱视、中心性暗点、摆动性眼球震颤等症状。它是色觉障碍中最严重的一种,患者较少见。
以下采用算法策略解决问题的是()。[统考年研]
A.根据自己的经验下象棋
B.根据公式和题中所给信息解题
C.尝试所有数码组合解密码锁
D.根据书上编号到图书馆找书
CD
算法策略是把所有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一加以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答案的策略。启发式策略是运用已有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只做少量的搜索就能解决问题的策略。A项,根据自己的经验下象棋属于启发式策略。B项,属于启发式策略中的选择性搜索。因此答案选CD。
影响语音知觉的因素有()。[统考年研]
A.语音相似性
B.语音强度
C.噪音强度
D.语境
ABCD
影响语言知觉的因素有:语音的类似性,语音的强度,噪音的掩蔽,语境、句法以及语义等的作用。
关于大脑皮层联合区的表述正确的是()。[统考年研]
A.联合区不接受感觉系统的直接输入
B.联合区和各种高级的心理机能有密切相关
C.联合区可以分成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前额联合区
D.从系统发生上来看,联合区是大脑皮层进化较早的一些脑区
ABC
联合区是指大脑皮层中范围很广、具有整合或联合功能的一些脑区。A项,联合区不接受任何感觉系统的直接输入;BD两项,从系统发生机制上看,联合区是大脑皮层进化较晚的一些脑区,与各种高级心理机能有密切的关系;C项,依据联合区在皮层上的分布和功能,可分为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因此答案选ABC。
影响注意转移难易程度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有()。[统考年研]
A.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B.新的事物的性质和意义
C.原来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
D.活动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
ABC
注意转移是指有目的地、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注意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①原来活动吸引程度,注意转移前所从事的活动吸引力越大,注意转移越困难。②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特点,包括其性质和意义,新注意对象吸引力越强,越符合需要和兴趣,注意转移越容易。③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灵活型的人,注意转移要比安静型的人容易。因此答案选ABC。
关于定势的表述,正确的是()。[统考年研]
A.定势是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B.定势有时有助于较快地解决问题
C.定势表现为沿用以前的方法解决问题
D.定势有助于发现更好的问题解决方法
ABC
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表现为沿用以前的方法解决问题。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作用表现为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能快速解决问题,消极作用表现在用旧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有时候妨碍更有效的方法的发现和应用。因此答案选ABC。
简述旁观者效应及其原因。[统考年研]
答:(1)概念
旁观者效应,是指当有其他人存在的时候,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他人,其他人越多,帮助的可能性越小,同时给予帮助前的延迟时间越长。
(2)引起旁观者效应的主要原因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①责任分散。周围他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越少,这种责任分担可以降低个人的助人行为。
②情境的不明确性。从决策分析过程来看,人们有时无法确定某一情境是否真正处于紧急状态,这时,其他旁观者的行为就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到该个体对情境的定义,进而影响到他的行为。
③评价恐惧。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在注视着自己,就会去做一些他人期待自己去做的事情,并以较受大家欢迎的方式表现自我,也就是说,试图避免社会非难的心态抑制了人们的助人行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体现了知觉的什么特性?这一特性在知觉中的作用有哪些?[统考年研]
答:(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反映了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认识知觉对象的特点,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1)作用:
①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在“杯子-人脸”的双歧图形中,如果我们事先知道它是一只杯子,那么图形的中间部分就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并且使我们对它的知觉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如果我们事先知道它是一张侧面的人头,那么图形的两侧就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而中间部分成为知觉的背景。
②理解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人容易把对自己理解和熟悉的东西当成一个整体来感知。相反,在不理解的情况下,知觉的整体性会受到破坏。在观看某些不完整的图形时,正是理解帮助人们把缺少的部分补充出来。
③理解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例如,熟悉英语词汇知识的人,在读到字母“WOR...”后,会预期出现D,K,M,N等字母,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些字母才能与“WOR”组成一个英文单词。在这里,人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在当前的感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环境激活的知识结构不同,产生的知觉期待也不一样。
请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统考年研]
答: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主观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它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①情绪主要指的是感情的过程,是个体需要与情景相互作用的过程,即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因此,它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它还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易变性,只要引起情绪的情景发生了变化,情绪也会很快发生改变,而且情绪的发生会伴随着明显的生理反应。
②情感主要是指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感情,具有显著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对美的欣赏和对丑的厌恶等。
(2)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①情感是通过情绪来表达的,我们会为祖国取得的成就而欢欣鼓舞,也会为祖国受到侵略而同仇敌忾,离开了情绪的外在表现,爱国主义情怀也就无从表达了。
②情感也制约着情绪的外在表现,因为人的需要明显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
篇幅有限,请百度「曹小值题库网」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