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疾病由来 > 英雄吴建把最美的微笑留给蓝天
英雄吴建把最美的微笑留给蓝天
英雄简介
吴建,上尉军衔,江苏如东人,生前任21集团军雪枫旅特战三连连长,年7月6日为保护战友英勇牺牲…
吴建,上尉军衔,江苏如东人,年8月出生,年12月入伍,年7月入党,历任战士、学员、排长、副连长等职,年4月担任第21集团军某特战旅特战三连连长。入伍十余年来,他忠实履行使命、矢志练兵打仗、倾心带兵育人,掌握伞降、狙击、潜水、爆破等20多项特战技能以及30余种武器装备,精通英语、土耳其语,先后参加中巴中约反恐联训、新疆维稳、“砺剑-”全军特种兵比武、全军特种部队新大纲修订、赴阿里战场勘察和实案化训练以及军区“西部”和集团军“拂晓”系列演习等重大军事活动20余次,2次代表国家赴土耳其、约旦观摩培训。任连长2年多来,连队连续2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基层建设先进单位”;个人荣获旅优秀“四会”教练员比武第1名,2次被表彰为旅“优秀新训干部”,年被旅评为“优等指挥军官”。年7月6日,旅高原伞降训练中,突发两伞相插特情,吴建为保护战士英勇牺牲,年仅30岁。他把献身使命、矢志打赢的一腔热血洒在了强军征程上,洒在了瞄准实战抓准备的练兵场上,永远离开了他赤诚热爱、孜孜以求的特战事业,永远离开了他同筑梦想、同甘共苦的战友兄弟,永远离开了年逾花甲的父母和新婚5个月的妻子。7月15日,吴建被批准为革命烈士,追记二等功。
△吴建烈士登上《雷锋》杂志封面
生死瞬间,他选择了英勇
“看我的,跟我来。”回忆起老连长,三连战友都会提到这句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年7月6日下午15时,三连连长吴建带领10名勇士,在青海格尔木机场以西9公里地域组织高原伞降实跳训练。这也是吴建第25次跳伞。小组搭乘第49架次直升机,飞至米高空时,突然气流走向混乱,机体剧烈颠簸,队员们高度紧张。见此,吴建稳稳身子,摆摆手势,示意大家不要慌张,冷静做好离机前的准备。大家看到连长面不改色心不跳,稳若泰山,紧张的心情渐渐平稳下来。
△跳伞前,吴建(左1)帮助战士缓解心理压力
“跳!跳!”随着投放员朱武龙一声令下,同组的队员依次跳出机舱。瞬间,朵朵美丽的伞花在蓝天绽放,犹如仙女下凡一般。吴建是第三个跳出机舱的,在战士水生岩之后。突然,空中吹来一股飓风,刚刚开伞的吴建,全身旋转摇摆,伞绳跟着扭在一起,急速下降。猛然间,与身旁的战士水生岩的伞体撞在了一起,其伞衣一下子将水生岩全身裹了起来,几根伞绳死死地勒在水生岩脖子上。水生岩的伞承受着两个人的重量,像一块铅球急速下坠。“连长,连长,快飞伞!快飞伞!”战士水生岩惊恐地发现吴连长的伞与自己缠在了一起,知道情况不妙,便心急如焚地大喊。“飞伞你有危险,别乱动,我来处置!”说着,吴建一点一点地排起了险情。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危险一步一步逼近。
△跳伞训练中的吴建
吴建心里清楚,如不尽快将两伞分离,那么自己与战友生命都难保。当务之急,必须尽快化险为夷。于是,吴建奋力抖着伞衣,扯着伞绳,将勒在水生岩脖子上的伞绳一根一根相继分离。随着“嘭”的一声,在距地面米的时候,两伞终于分开了,水生岩的伞轻松飘去,险情解除,吴建悬挂的心终于落定了。水生岩获救了,可命运的死神并没收回它的魔掌。就在这时,一根伞绳紧紧地缠在了吴建的大腿上,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把两伞分开,万万没有想到,主伞还是飞不动。原来在排除战士水生岩的险情当中,降落伞的3根伞绳绕在右侧伞顶,左侧操纵绳滑落到裆部。缠住了整个身体,伞衣还是无法打开,就像块巨石直泻大地。
“连长,连长,快开伞!快开伞!”正在空中伞降的战友们突然看到吴建的伞不正常,便一个劲儿地向他呼喊,试图让他立马打开主伞,排除空中险情。“吴建,吴建,快飞伞!快飞伞!”正在地面上担任对空广播的引导员、营长郭海龙也发现了出现异情的吴建,高举着话筒一遍又一遍地嘶喊着。他的身体不停地旋转,迅速地下坠。加上伞绳在裆部的缠绕,他感到有片刻的眩晕。就在他稍稍又有了清醒的意识之时,却丧失了第2次开飞主伞的最佳时机。
“咚”的一声巨响,他那结实的身躯一下子撞到了地上……救护人员迅速把吴建送到解放军22医院,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7月7日0时3分壮烈牺牲,年仅30岁。
△庄严肃穆的烈士灵堂
一声哭喊,撕碎了官兵的心灵堂肃穆,哀乐低沉,官兵悲痛。云淡天高,地冻天寒,山河呜咽。年7月11日上午,青海格尔木殡仪馆,特战旅三连连长吴建遗体告别仪式,在此庄重举行。苍天有眼,晴空万里的格尔木突然“变脸”,落下淅淅沥沥的泪滴。风雨飘摇,泪珠滚淌,仿佛上天在为勇士的离去而哭泣;雪山崩裂,峡谷震荡,好像大地在为勇士的离去而呼喊。
△烈士的母亲悲痛欲绝
“儿啊,妈妈来看你了,快睁开眼睛看看妈……”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撕碎了官兵的心!吴建的老母亲鼻孔里插着氧气管,手背上插着输液的针头,半躺在手术车上,在护理人员的陪同下来到灵堂,她捶胸顿足,扒着水晶棺死死不肯松手,一遍又一遍地呼喊儿子的名字。母子二人近在咫尺,却阴阳相隔。在场的官兵和吴建的亲属们,无不心如刀绞,这一刻,“上天如雄鹰、下海如蛟龙”的战友们除了泪如泉涌、悲痛欲绝外,却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来送别自己亲爱的战友、来劝说战友的母亲。吴建的老父亲脸色灰暗,紧锁眉头,双手颤抖,两眼呆滞地盯着静静的儿子。还未过门的媳妇徐惠垚早已哭成了泪人,哭哑了嗓子,扒着水晶棺哽咽着。三连战士水生岩跪在地上,紧握着双拳,不停地击打着胸脯、脸颊、脑袋,一遍又一遍地哭喊道:“连长,连长,我对不起你,是我害了你,是你救了我呀!”
△专程赶来的老兵留言寄托哀思
18名已经退伍的老战士,听到连长牺牲的消息,分别从上海、苏州等地千里迢迢赶来,专程送连长最后一程。驻训地千余名部队官兵和各族群众自发前来,吊唁这位孤胆英雄。
△家乡父老迎接烈士英魂返回故里
当亲人捧着吴建的骨灰返回老家江苏如东县洋口镇王鸭村时,数千名父老乡亲从四面八方闻讯赶来,在乡间的小道上排成长长的队伍,拉起了一幅幅悼念的挽联,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在迎接回家的英雄。
从英雄的家庭到英雄的部队
对军人的崇拜,使吴建一直崇尚武术和运动。
吴建出生在江苏如东县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从小就听奶奶讲那些尘封岁月的故事:“你爷爷是新四军抗日烈士,在一次战斗中,一道布满铁刺的封锁沟横亘在据点前,大家伙儿前进的脚步被迫停下了。鬼子机枪喷射着烈焰,咱们的人都成片倒下了。为掩护部队赶快冲过去,你爷爷死都不怕,硬是用受伤的身体炸掉了炮楼。”“奶奶,他不疼吗?”幼小的吴建眨着眼睛天真地问道。“傻孩子,哪能不疼啊?可是为了打鬼子,为了今天能过上好日子,他觉得值得。”奶奶慈祥地抚摸着吴建的小脸,缓缓说道。
“奶奶,等我长大了,也去当兵打鬼子!”吴建对奶奶说。从那个时候,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埋下一颗红色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流逝,悄然抽枝发芽。在红色家风的滋润下,吴建的叔伯和兄长中,先后有6人参军入伍。吴建很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看关于战争题材的影视书籍和英雄故事,打心眼里对为了国家和民族奋战不屈的英雄们充满敬佩之情。屈原、岳飞、文天祥是他儿时最崇拜的历史人物,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英雄故事。上了小学,吴建几次到淮海战役纪念馆参观,他对解放军战士的英勇事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军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军人的崇拜,使吴建一直崇尚武术和运动。初中毕业,他放弃了传统学习的路子,走进徐州卧牛山体校学习体育和武术。
年,年仅17岁的吴建还在读高二,得知表兄要去当兵的消息后,蛰伏在心中的军人梦想一下子被点燃了。他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飞奔到家中向父母说出了心中的想法:“爸,妈,我要当兵,我要像叔叔们一样穿军装。”作为家里的“独苗”,父母怎么也舍不得他去。亲友们知道了这个消息,也纷纷劝他不要放弃高考,千万不能一时冲动耽误了前程。可梦想的激荡让他一刻也等不了了,就瞒着父母偷偷报了名。负责报名工作的武装部负责人问他:“小伙子,你想去哪儿当兵?”他挺起胸膛坚定地说:“最好到艰苦一点、离家远的地方去。”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父母拗不过他,只好送他踏上远行的列车。临别那天,站台上挤满了别着大红花的入伍青年和千叮咛万嘱咐的父母。想到至少要2年时间见不到自己的儿子,想到大西北的天寒地冻,想到部队艰苦的训练……母亲的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往下淌。火车鸣笛了,马上要开动了,可母亲仍在一个劲儿地叮嘱这叮嘱那。吴建接过父母手中的行李,冲父母摆摆手:“爸爸妈妈,放心吧,儿会为你们争气的!”
△吴建生前所在部队:21集团军雪枫旅
吴建入伍的部队是一支功勋卓著的英雄团队,由抗日名将彭雪枫等老一辈革命家创立,涌现出“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王连生、“舍身救战友的模范指导员”张新奎等英模人物,崇尚“赤胆忠诚、崇文尚武、机智勇猛、生死相依”的“雪枫精神”。从军史陈列馆里的英雄事迹到训练场上老兵们撕心裂肺的口号以及灰头土脸却动作刚猛的身影,吴建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力量,激励他们不惧艰险,如此拼命?从部队的光辉历史中,从先进典型的事迹里,从杀声阵阵的训练场上,吴建渐渐找到了答案:他们这么拼命,为的是什么?为立功,受奖,提干?不是!那些和生命相比,微不足道!比生命更重要的,是军人的荣誉、信念、责任。于是,吴建暗下决心:当兵就当最优秀的兵,我要像他们一样,成为这支队伍的骄傲!
在同年的新兵里,吴建身体条件一般,10公里负重越野,他被远远抛在后面“打狼”。吴建把攻克这一难关作为提高训练成绩的突破口。训练时,他背负20多公斤的装具,连队每天组织跑1趟,他加绑2.5公斤沙绑腿跑两趟,实在难以支撑时,就拿出清凉油猛舔一下,刺激自己顶下去。腰部被背囊磨得血汗粘糊,衣服都脱不下来。
△烈士的母校:国际关系学院
在风雨中成长,在磨砺中进步。通过勤奋学习、刻苦训练,他很快成为连队的训练尖子和理论骨干,入伍第一年就被评为“优秀新兵”,第二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优异成绩考入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英雄流血不流泪,打铁就要自身硬
艰苦的训练在强健他体魄的同时,也锻造出军人的血性虎气和刚毅品格。
“最后一名,24分钟!”这是一个尴尬的数字,也是一个尴尬的场面。年6月,吴建从军校毕业,被分到老部队任特种作战旅一营五连排长。在营里组织五公里武装越野摸底考核中,才跑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吴建就被五连官兵远远甩到了最后。当2名班长连背带搀地拖着吴建到达终点时,时间定格在24分钟。这次摸底,让吴建在全营官兵面前现了老底:连队考核成绩最后一名。原来,在军校学习的4年时间,吴建醉心于文化知识的汲取,军事素质却在无形中落下了一大截。“新排长竟然跑了最后一名,还是从咱们单位战士考学出去的呢!”少数官兵的背后议论让吴建十分羞愧。
△吴建与战友们一同训练
“我一定要练出个样子!”吴建心里憋着一股硬气。走上训练场,他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练倒功,别人连倒5次疼得受不了,他连倒20次;扛人下蹲,别人扛20下就筋疲力尽,他却坚持扛40下;引体向上,手心练得血泡摞血泡,痛得伸不开手指,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住;负重越野,他穿着沙背心,身背3支枪。他虚心向5名素质过硬的班长拜师学艺,专门进行射击、障碍、武装越野、攀登、战术等5个课目的专项训练。10米主绳攀登一开始是他的弱项。为了提高爬绳速度,他通过俯卧撑、扩哑铃、推杠铃来增加自己胳膊和腹肌的力量,一天上上下下几十次,指纹都磨秃了。在临近考核的强化训练中,吴建干脆穿上沙袋和沙绑腿,偷偷拿着被褥在攀登楼上和衣而睡。凭借这种强烈的训练欲望和恒心,他的攀登成绩从30多秒提高到了18秒。吴建上学时就有关节炎,每次跑完五公里都要用冰袋冷敷来减轻疼痛。大冬天里,吴建被冰袋敷得直咧嘴,两个膝盖上留下了褪不掉的红印。半年后,吴建参加旅基层分队军官考核,5公里越野创造了18分36秒的好成绩,位列全旅第一。
△训练中的吴建
年10月,吴建参加旅创破纪录考核,他用满是冻疮、血口的手打出手枪射击98环、步枪射击环的成绩,顺利摘得综合射击课目桂冠,年底被推荐赴土耳其学习特种作战课目。艰苦的训练在强健他体魄的同时,也锻造出军人的血性虎气和刚毅品格。从此,吴建在精武强能的道路上脚步愈发坚定,不断向各种困难发起挑战。
土耳其学习,用生命捍卫中国军人的尊严
“平时多练一项技能,战时就能多一分胜算。战场需要的本领我们就得练!”
年5月,吴建代表中国军队在土耳其集训,他和这群作战精英们一样,即将挑战水下进攻最危险的训练课目——“蛙人”潜艇爬管。“这项训练是模拟‘蛙人’秘密渗透,对敌潜艇、鱼雷发射器等进行破坏,要求参训人员在水下30米,从8米长、直径53厘米的鱼雷管模拟器中爬出。”教员先介绍了该项训练的作战应用,“之前曾有人在此项训练中牺牲。这次我们只把它作为选训课目,大家可以自愿报名参训。”
△吴建与外国教官和战友合影留念
教员的声音很平淡,在学员心里却掀起了大波澜。学员们都明白,深潜水下30米,将承受比地面上大4倍的压力,一有不测,轻则耳膜穿孔,重则七窍流血、窒息而亡。所以,在前几次的集训中,有不少国家的参训学员,曾主动放弃了这个被大家称之为“死亡”的训练课目!“报告教员,我参加!”一个掷地有声的声音打破了现场的沉默。所有目光齐刷刷瞬间汇聚。这第一个跳出来吃螃蟹的人,正是中国队员吴建!“确定参训?”教员再次抛给他一次选择。“确定!”吴建毫不犹豫。“这个课目可是对生命极限的挑战。”“平时多练一项技能,战时就能多一分胜算。战场需要的本领我们就得练!”吴建背好25公斤重的潜水装置,往后一仰,钻入海水中。随着下潜越来越深,体表温度持续下降,水压持续增加。到达海底30米处,他的耳膜、心脏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开始疼痛不已。更痛苦的是,眼珠也直往外鼓,以致视线慢慢模糊。他死死盯着鱼雷管模拟器的方向,生怕偏离。终于找到鱼雷管模拟器,他一把抓住“小鲨鱼”的嘴,慢慢挪了进去,漆黑、阴冷、高压,瞬间一齐袭来,一种莫名的力量紧紧将他全身包裹。胸闷难耐,呼吸愈发困难,恐惧随之而来,“呼-深吸-呼-深吸”,他加快了呼吸频率,身上的痛苦症状却丝毫未减。他感觉自己快到生死边缘,此时,只要他轻轻一敲管壁就可迅速结束这该死的炼狱般的折磨。但他转念一想:我是一名特种兵,这点狠劲都没有,还怎么练就超常的特战技能?忍着剧痛,吴建抠着管槽一点点往前挪,短短8米的鱼雷管模拟器,他足足爬了27分钟!当他口鼻渗着血丝冲出海面时,沙滩上响起了一片欢呼,教员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臂章上伴随他一同成功挑战生命极限的那面小国旗,在阳光的照射下异常鲜艳。
一年的集训,就在一次次挑战极限中结束了,吴建凭借顽强的战斗精神,取得海下破袭、20公里橡皮舟打脚蹼极限体能训练和海下狙击训练等6项高强度课目总评优秀,捍卫了中国军人的荣誉,赢得了全体集训队员的敬佩。
荣升连长,带领弟兄从炮兵到特种兵转变
“要用最短的时间带领全连完成从炮兵到特种兵的转变,力争在年底全旅考核中扛红旗!”
年4月,吴建接到去特战三连任连长的命令,旅长亲自找吴建谈话:“把三连交给你,是组织上对你的信任,希望你能把这支炮兵队伍尽快练成特种兵。”三连是年底从装甲部队转隶而来,以前从未接触过特战课目训练,连队训练底子薄,缺少专业训练骨干,官兵们存在畏难情绪。吴建深知自己面临的困难很多,却没有任何退路,只能向前,尽早带领这支连队完成转型,让上级领导放心。
△训练前,吴建和战友登上直升机
到任第一天,他就在全连军人大会上公开承诺:“要用最短的时间带领全连完成从炮兵到特种兵的转变,力争在年底全旅考核中扛红旗!”炮兵和特种兵在训练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为了提高训练效益,吴建恨不得把一天当作两天用。白天,他到训练场上不厌其烦地跟战士们认真讲解、示范,通过科学施训、严密组训逐渐消除大家的恐惧感;晚上,他一边整理白天遇到的难题,一边学习《军事训练考核大纲》《军事训练指导法》等理论知识,记录了3本2万余字的笔记;为了培养专业骨干,他积极向旅里争取送学培训名额,主动邀请王国林、魏巍等全旅训练标兵到连队授课。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全连官兵刻苦练兵,攀登、特种射击、捕俘等特战课目难题被一个个攻克,连队训练水平不断提升。
一支能打胜仗的特战连队,不仅要敢打肯拼,有一股子血性虎气,眼光还必须时刻紧盯实战化战场,坚决向训练中的形式主义开刀。去年驻训期间,太阳刚刚露出半边脸,急促的警报声在三连骤然响起。起床、着装、取武器,官兵们动作紧张有序,几分钟后便到达指定位置。二排长刑浩事先就把水壶背好了,回头看看物资齐备的战士们,信心满满:“这次紧急集合我们排第一,肯定受连长表扬!”正当他沾沾自喜的时候,吴建突然下了一道命令:“干部出列,取出水壶喝水!”刚刚还信心满满的二排长面露难色,很不情愿地在壶嘴上抿了一口。“战备就是为打仗,水壶中的水战时可是保命水。”当着全连官兵的面,吴建毫不留情地批评起二排长。吴建把“水能喝”作为考核的一条“硬杠杠”,并把二排成绩由“优秀”降为“良好”。面对质疑,他毫不退让:“按打仗标准来,才是考核过关的‘通行证’。”从此,全连战备水壶的水一周换三次,保证随时都能饮用。
△吴建为战士示范跳伞动作
有一次,连队组织武装五公里测试,三班下士吴阳把步枪斜挎在身后,用背包绳在腰间缠了两圈固定好,来回跑了跑,见装具和枪都紧紧地贴在身上,便满意地走向起跑线:“这下装具不会影响我发挥了,今天肯定能拿第一!”身边的战友也纷纷学他的样子,调整自己的装具。“今天的五公里测试要加入战术背景,希望大家可以正常发挥,考个好成绩。”吴建看着“整装待发”的官兵们,颇有深意地说道。“预备,跑!”随着连长一声令下,战士们犹如离弦之箭般冲出起跑线。跑到第三公里,吴建突然下令:“右前方米有小股敌人袭扰,迅速予以歼灭。”突发情况急坏了下士吴阳,由于步枪被牢牢栓在背上,冲在最前面的他怎么也取不下来,一时慌了手脚,影响全班的战术动作,眼睁睁地被“敌人”歼灭。“假如是在战场上,遇到敌人你有枪却拿不出来,结果不是被击毙就是束手就擒。训练不能一味比拼秒数环数,却淡化了实战观念。”考核结束,听着连长苦口婆心的话语,吴阳深深低下了头。
爱兵如子,做关心战士的好连长
直至牺牲时档案里连一个功都没有,但他却把满身的阳光温暖传递给每一名官兵。
吴建是个有心人,平时连队哪个兵流泪,哪个兵皱眉头,谁夜里睡不着觉,谁有了头疼脑热,他都特别留意、特别关心。他常说:“爱连队首先要爱兵,爱兵就要胜过爱自己!”
△与战士在一起,吴建总是面带微笑
仲夏之夜,贺兰山腹地,一支百余人的队伍正悄无声息地行进着。红蓝对抗演习激战正酣,吴建所在的三连被赋予敌后穿插任务,作为一支“奇兵”破袭蓝军指挥所。天气闷热,战士们的迷彩服从里到外被汗水湿透了,黏在身体上。不少官兵水壶中的水早已喝干,喉咙里仿佛冒火一样难受,可脚步却从未停歇。吴建抬腕看表,时针已指向午夜1点,距上级要求的到达时间只剩下40分钟左右。“快,跟紧,一定要在指定时间内到达!”吴建小声地下达命令,转身又钻入茫茫夜色中。忽然,夜幕被闪电撕开一道口子,瞬间的光亮把天地照得如同白昼,官兵的身影被雕刻在了岩石上。隆隆雷声传来,大雨转瞬而至,犹如一条条银鞭抽打着大地。“快,全连穿雨衣!”吴建从背囊里抽出雨衣匆匆套上。队伍暂时停止前进了,官兵们纷纷穿上雨衣,可战士王益却犯了难。他把背囊里里外外翻了一遍,连挎包都找过了,可就是找不到自己的雨衣。吴建看在眼里,二话不说,直接扯下自己的雨衣披在王益身上。“披上,不然把你冻坏了。”“连长,这是你的雨衣,我不能要。”王益一把拉下雨衣,推到吴建怀里。吴建急了,收起以往的笑脸,虎着脸说:“这是命令,穿上!”说完便转身走到部队前头,消失在茫茫雨幕里。到达目的地,吴建已经被雨淋得湿透了。顾不上休整,他带领全连官兵如猛虎下山般出现在蓝军身后,一举端掉了蓝军指挥所,圆满完成任务。任务结束,吴建的衣服沾满泥巴,头发一绺一绺地贴着额头,嘴唇青紫,身体微微发抖。王益扑上去抱着连长哭了,吴建却笑着说:“哭什么,我们不是赢了吗?”
吴建爱兵如子,不仅表现在平日里对战士的关心,更表现在评定荣誉时的谦让。“工作是大家干出来的,有了荣誉干部理应让着战士。”这是吴建时常说的一句话。年,吴建担任新兵五连新训排长。他带着排里的战友们刻苦训练,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新兵排被表彰为新训先进单位,排里的3名战士也被评为新训标兵。新训结束,排里分到一个三等功名额,骨干们一致推荐吴建立功,可吴建却把机会让给三班长苗胜伟。他说:“我刚到部队,以后的机会多着呢,应该把功劳让给老同志。”
年年底总结,吴建被层层推荐立功,但他又婉言拒绝,推荐代理排长蒋伟雄,他说:“我在外比武,连队全靠这些老骨干,他们对连队的贡献更大,理应立功。”
△士兵眼里,吴建是位阳光、自信的好兄长
年,班排推荐的立功对象是连长吴建和二班长王凯,指导员苏慧杰征求支部委员意见,大家一致倾向连长吴建。因为上半年指导员外出去学习,7月中旬才回到连队,连队大小事情、各项工作都是连长带头干,双休日几乎没有外出过,是连队干部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在这期间,全连官兵在连长的带领下,成功完成35mm狙击榴弹发射器课目示范、高原伞机降训练等大项任务,连队还被评为了军事训练先进单位。连长的辛苦大家都看在眼里,这三等功就要给为连队操心最多、贡献最大的同志,不给连长说不过去。当苏慧杰把其他支委意见告诉吴建时,吴建却极力推让,死活不肯接受,还逐个找支委谈话酝酿,最终把功让给了即将退伍的二班长王凯。他说:“王凯今年面临退伍,而且工作干得也不错,我是连长,就应该让为连队流血流汗的老同志走得暖心,我立功的机会以后多着呢。”
△吴建烈士灵堂外,官兵们列队等待看连长最后一眼,送最后一程
吴建牺牲后,已经退伍的王凯特意从家乡千里迢迢赶到高原兵城,送连长最后一程。名利淡如水,使命高于天。吴建与三等功一次次擦肩而过,直至牺牲时档案里连一个功都没有,但他却把满身的阳光温暖传递给每一名官兵,为连队留下了“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基层建设先进单位”等4块沉甸甸的荣誉奖牌。
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的标杆
文/党增龙生死一瞬,特战三连连长吴建选择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士,英勇牺牲。瞬间迸发源于日常积累,吴建在生死关头舍己救人的选择和壮举,不是偶然显现,而是其军旅生涯积淀形成的崇高价值追求、过硬军事本领、强烈血性担当、深厚爱兵情怀的集中体现。他用生命诠释了一名革命军人的好样子,无愧于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的光辉形象,是习主席提出的“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标杆。
吴建把“有灵魂”体现在从军报国的坚定志向中。他受红色家风熏陶,从小崇拜英雄、向往军营,军校毕业主动申请回特种部队摔打,用执着追求诠释了热血从军、丹心报国的铮铮誓言。强军必先立人,立人重在铸魂。官兵们要像吴建那样,把个人志向与强军实践统一起来,把成长发展融入到履行使命之中,在扎根基层、建功基层中实现人生价值、成就军旅梦想。
吴建把“有本事”体现在精武强能的强军实践中。他带头苦练硬功,个人精通20多项特战技能以及30余种武器装备,任连长2年来,连队年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军人生来为战胜,官兵们要像吴建那样,用能打胜仗的标准锤炼本领,按“真难严实”的要求苦练精兵,在真抓实备、真打实练中提升实战化训练水平和打胜仗能力。
吴建把“有血性”体现在敢打硬拼的战斗精神中。面对难题敢闯关,遭遇强敌敢亮剑,身临险境敢拼命,生死瞬间敢舍命,练就了敢打必胜的血性胆气,带出了英勇顽强的特战尖兵。血性是军人的底色,英雄是血性的化身。官兵们要像吴建那样,胸怀不辱使命的强烈担当、保持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抱定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在实战化训练场上抢时赛跑,在建连育人实践中创先争优,担当起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让血性光芒闪耀未来战场。
吴建把“有品德”体现在爱兵为兵的真情付出中。他忠于职责、乐于奉献,以建功基层为追求,以带兵育人为己任,全心铆在岗位,尽心对待工作,平心看待得失,爱心奉献战友,时刻把战士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3次三等功,他都让给了战士;拉练途中突遇暴雨,他把自己的雨衣披在战士身上;晚上查铺,他用衣服把手电筒的光遮暗一点……日常点滴用真情,帮难解困尽全力,创造了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官兵关系,凝聚起生死相依、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
官兵们要像吴建那样,把有品德作为立身做人的基础,把扎根基层作为事业奋斗的起点,把带兵育人作为履职尽责的根本,真情爱兵、倾心育兵,以实际行动奉献部队、服务官兵,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一流业绩,在强军实践中修身立德,永葆革命军人政治本色。
吴建的军旅生涯,是短暂而光辉的。他的英雄壮举充分反映了革命军人用生命追随使命的忠诚品格,体现了以“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为核心的当代青年官兵的价值追求,回答了基层官兵如何投身强军实践、立足本职建功的基本问题,展示了新时期一名党员干部的良好素质和精神风貌。
做“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既需要仰视而敬,更需要俯身而行。深入学习吴建矢志强军、献身使命的先进事迹,就要自觉把“四有”要求内化为忠诚信仰、坚定信念,外化为行为习惯、职业操守,补足精神之钙、补齐能力之短、鼓起血性之气、清除作风之弊,努力实现脱胎换骨、破茧成蝶,永葆革命军人的好样子。
(作者系21集团军政治部主任)
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的标杆
作者:侯国荣、相双喜、马振
图片:雪枫旅提供
编辑:jiabo
(转载请注明来源!)
北京白癜风治疗是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