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优质医院 > 健康大讲堂nbsp第7讲儿童运动

健康大讲堂nbsp第7讲儿童运动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又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常用来描述运动或认知水平的落后,达不到正常发育里程碑的水平。如3个月不能竖头,6个月不能翻身、独坐,不会用手抓东西等。多数运动发育迟缓预后可以是正常的,部分孩子则可能是脑损伤或先天性发育异常的早期表现。如婴儿期出现了明显的运动异常,如肢体僵硬,或部分肢体不会动,或到了幼儿期运动发育迟缓仍无明显改善,可能会存在终身运动异常,医院诊治。

1.主要有哪些表现?

婴儿运动发育迟缓不易被早期发现,从而错过治疗关键期。对于出生6个月以内的小儿出现以下表现,应引起家长的注意。

身体发软、自发运动单调及动作减少。在1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除脑损伤的可能,还要有可能是肌肉系统的问题。

头控差。3个月俯卧位抬头不稳,或仰卧位拉起头后仰,提示脑损伤可能。

身体发硬、过度用劲。如果1个月内孩子在仰卧位时出现一阵阵的肢体同步用劲(痉挛),则未来出现脑瘫的风险很高。

异常、固定姿势。脑损伤可使肌张力异常,导致角弓反张、拉弓射箭、剪刀步、蛙位等。

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此现象,要注意脑瘫的发生。

运动发育迟缓的婴儿还可伴有斜视、不能追视、追声音、逗笑、哺乳无力、体重增加不良等方面问题。

2.一旦发现有问题,怎么办?

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运动发育相关异常,医院进行诊断、评估。

有脑损伤高风险的,宜定期随访。一般3个月以内的孩子,每个月要随访1次;1岁以内的孩子,分别在6个月、9个月、1岁时进行随访;之后在1岁半、2岁、3岁时进行随访。

在康复干预方面,需要在运动发育与功能评估的基础上,由多学科小组共同制订康复目标,以及制订与修订康复计划,在康复专业人员实施治疗的基础上,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

3.如何确定干预目标?

根据运动发育水平确定相应阶段的干预目标。0~3个月,在自发运动启动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进行多变的运动模式。4~6个月,在感觉统合训练的基础上,以促进头控、引导主动翻身,进而促进独坐、伸手抓物为主,并贯彻在以后的训练中。7~9个月,俯爬、手膝爬,开始立位训练,向立位过渡的体位转换,拇/食指捏小物,咀嚼及发音训练。10~12个月,以扶站/独站、扶走/独走训练为主。

4.怎样选择治疗方法?

在康复治疗方法中,目前国际上最为推崇的是神经发育学疗法(又称Bobath疗法),该疗法的特点是基于孩子的运动发育水平,通过触觉、本体觉、前庭觉、视觉等多重感觉刺激来诱导孩子产生高效率的运动,以促进孩子的运动发育。

我院多学科康复团队在多年来临床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引进现代康复评估与治疗技术,并与针灸、推拿等传统康复方法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中西医结合特色的融合式康复模式。

推拿方面,腰腹部带脉拿法、扫散手法结合躯干各种形式的躯干屈伸运动结合“任督平衡”训练法,在提高躯干稳定性和姿势控制能力方面有显著疗效。在步行准备训练过程中,结合加强骨盆和膝关节稳定性的点按环跳、伏兔手法,可以明显改善步态。

基于神经生理学原理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互动式头针”、“通督针法”。

结合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经过长期探索,采用无痛、快速的“飞针”技术,不仅大大缓解了孩子的痛苦,也减轻了家长的心理负担,提高了治疗依从性。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在国内率先成立的“发育迟缓康复联合门诊”,由康复专业医师和发育行为儿科专家联合主持,并与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共同确立康复目标和中西医康复治疗计划。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更正规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http://www.oqgph.com/yzyy/1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