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症状体现 > 权威幼升小到底要做哪些准备校长专家这样
权威幼升小到底要做哪些准备校长专家这样
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和孩子分别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需要报幼升小培训班吗?
如何养成好习惯?
怎样调整入学心理?
……
对于孩子而言,幼升小是一个很重要转折点,是人生中第一个需要适应的、社会化的过程。不过,面对幼升小,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也有着很多困惑。
日前,一场以“幼升小的学习期待与准备”为主题的专题论坛研讨会在沪举行。
论坛现场,校长专家们从不同角度为父母们支招。让我们一起听听,关于幼小衔接,他们怎么说↓↓↓
金山教院附小校长徐忆遵:幼小衔接是孩子心理品质播种时期
“
现在社会上都在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早学抢学现象日益突出,尤其是学龄前儿童的抢学现象依然严重。
研究表明,过早的学习对儿童记忆发展、学习兴趣等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超前学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其实随着年级升高也在不断弱化。
因此,家长可以看到,超前学习无法给孩子带来持续优势,而提前学习反而会损害孩子的兴趣和记忆水平,对其未来长期学习发展不利。
当然,家长也需要认识到,“零起点≠零准备”。那么,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应该准备什么,才能有利于他在小学阶段的学习?
总体而言,回归教育本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儿童学习规律。这是两大所要遵循的原则。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让一个不满一岁的孩子学走楼梯,和教会一岁半的孩子走楼梯,肯定是后者的学习速度快。这就说明,要在适合的阶段,让他学习适合的东西,他会学得很快。
一、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我们不妨分阶段来看,不同阶段孩子的特点和需求:
比如,在3-6岁阶段,要有侧重地锻炼孩子手部动作,训练其脑手统合、协调一致,让他通过玩具拼搭等一些小的游戏锻炼手部肌肉。
进入小学阶段,在入学准备期和小学低年级阶段,老师和家长特别要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有安全感,他能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里,主动、自信地去学习。
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孩子心理品质播种时期,老师家长千万不能给孩子贴负面标签。这对孩子终身发展有长久影响。
老师家长应该给孩子贴一些鼓励的、肯定的、发展的标签。当然,要注意,这种表扬不是盲目的,而是体现在具体行为情境中,要让他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激励性的表扬和标签可以促进孩子全面的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