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运动机能障碍 > 症状体现 > 有一种性格叫癌症性格专家揭秘性格

有一种性格叫癌症性格专家揭秘性格



文丨李迪来源丨生命时报(ID:LT)

提到生病的原因,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病毒、细菌、遗传等,却忽视了性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医学界就开始探讨性格等心理因素和疾病的关系。

如今,临床医学不断证明,很多疾病的确与性格密切相关。   

根据不同性格人群的行为特点,医学上一般会把普通人群分为A型、B型和C型三种性格类型。不同性格衍生出的负面情绪也是“致病原”。

《生命时报》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并采访权威专家,告诉你不同性格的人容易得哪些病,又该如何预防。

受访专家: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病委员会主任委员洪昭光

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与压力管理中心主任西英俊

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孙宁玲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沈政

A型:争强好胜,脾气急躁

 

一般A型性格的人喜欢竞争,精力旺盛,有紧迫感,愿意为取得成就努力奋斗,工作上要求比较高。

美国《赫芬顿邮报》刊文指出,A型性格的人有遇到妨碍进程的事情容易动怒、做事往往尽善尽美、经常坐立不安、会不由自主地担心未来、遇挫折很难入睡等特点。

A型性格的人往往受老板欢迎,容易成功,但也常常会产生悲观、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

A型性格的人易患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针对名18~30岁的年轻人进行了一项长达15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A型性格的人步入中年后患高血压的几率更大。

统计显示,85%的心脑血管疾病与A型性格有关;在心脏病患者中,A型性格占98%;A型性格患冠心病的风险比B型性格高5倍。

日常门诊中的高血压患者,至少有一半属于A型性格。

究其原因,A型性格的人容易情绪激动,而愤怒、焦躁等情绪会让交感神经系统变得兴奋,促使升压物质“儿茶酚胺”分泌旺盛,再加上应激状态下血管“紧绷”,长期如此就容易引发高血压。

A性格者如何避免不良情绪?

要想避免不良情绪对健康的损害,A型性格的人最好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不要为一时得失焦躁、动怒,遇到挫折要冷静思考,找出缘由方能化逆境为顺境;

其次,时常提醒自己过强的情绪反应不但会诱发健康问题,还可能把问题变得雪上加霜,从而说服自己控制情绪;

第三,要在客观评估自身能力后制定恰当的目标,不盲目攀比,以免因完不成任务而过分懊恼;

最后,要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培养业余爱好,多进行体育锻炼,尽量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B型:知足随和,适应力强

  

如果说A型性格的人就像《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言谈犀利、精明能干、争强好胜,那么B型性格的人则像贾母,为人和善、宽容、乐观、随缘。

一般B型性格的人生活节奏较慢,喜欢从容不迫、悠闲自得、随遇而安的生活节奏,为人处事比较随和,少有侵犯性,能以平常心对待挫折和困难,社会适应能力好,易知足,容易感到幸福,是一种“长寿性格”。

B型性格的行为特点和A型是相反的对应关系,如果A型性格的常见行为表现你大多都没有,那么你可能是B型性格。

  

B型性格的贾母活到了80多岁,在当时可谓长寿。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上海一项调查显示,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中,B型性格占83%。专家指出,长寿因素中,60%取决于自己,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心态。

B型性格的人心胸开阔、乐观开朗,有事不憋在心里,小事糊涂,内分泌功能不易发生紊乱,所以自然健康长寿,即使患病也容易痊愈。

对于现代人来说,大多数时候恼是想出来的,气是比出来的,急是造出来的,要想健康,做人就得糊涂点、潇洒点、心胸宽一点。

B型性格者并非全是优点

时间观念不强、安于现状的B型性格人群最好勤做计划,不断设立适合自己的目标,以便增强进取心,不断进步。

C型:容易焦虑,爱生闷气

C型性格被称为“癌症性格”,最需要心理干预。

C型性格的人,往往为了搞好人际关系,尽量回避各种冲突,从而习惯克制、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很少表现出负面情绪,但喜欢生闷气。

另外,生活和工作中,C型性格的人一般没有主意和目标,容易随波逐流,常常伴有孤独感和无助感,活得很累。

克己、压抑、焦虑、抑郁、无助、过分为别人着想的C型性格者,内分泌功能易紊乱,器官功能活动易失调。

随着机体免疫能力的下降,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的监视功能会大打折扣,因此容易患上癌症。

另外,国外研究指出,长时间精神压抑,还会导致胆囊炎、胆结石、消化道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C性格者如何逃脱“癌症性格”?

 对于C型性格者最重要的就是发泄、减压、提高自信心。生活中最好做到以下几点:

找到健康的情绪宣泄途径,不要一味地压抑、克制,向他人倾诉、写日记、做感兴趣的事等,都有助于转移注意力,排解不良情绪;

更多地倾听自己的心声,不要一味地迎合他人,学会善待自己,追求率真、自然,做个有原则、敢于说“不”的人;

多参加社交活动,试着去展示自己,可以增强自信心;

客观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理性接受自己的缺点,但也不要责备自己,多   

中西医都认同情绪对健康的重要性

  

对于这个说法,浙江省名中医、医院院长张永华表示很赞同,他说,情绪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医学研究的证实,不管是中医和西医都认同这样的观点。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要求形神统一,精神不能内守,外邪就会入侵,人就会生病。其中的“神”指的就是情绪。

  

西医也说,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都会受到情绪的影响,焦虑、恐惧、忧郁这些负面情绪可能导致人体这些身体系统紊乱,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

  

采访过不少长寿老人,说到长寿秘笈,除了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他们还都有一个宽容大度乐天的好心态。养生贵在养心,说的就是情绪对健康的重要性。

  

消化系统最容易受情绪影响

  

张永华院长说,临床上,有不少病人总是觉得心慌胸闷,心跳加速,去心血管科检查却看不出毛病,也有病人总是觉得胃胀反酸,去做做胃镜,也都显示蛮正常。其实,这些患者的问题都可能出在心上,也就是情绪。

  

人体有一些器官特别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

  

首先是消化系统。胃肠道被认为是最能表达情绪的器官,在所有的心身疾病中,胃肠疾病是排名第一位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一遇到紧张焦虑的状况就会胃疼或腹泻,压力大的时候觉得肚子胀吃不下饭,其实就是受到了情绪的影响。

  

其次是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人在心情郁闷不愉快的时候会觉得头痛,有些人情绪一激动会发生心绞痛、脑溢血。

  

还有就是皮肤。有些人紧张时头皮发痒、烦躁时头皮屑增加、睡不好狂掉头发,还有反复无常的荨麻疹、湿疹、斑秃等,都可能是长期不良情绪带来的后果。

  

大量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小到感冒,大到冠心病和癌症,都与情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经常压抑自己、忍气吞声、情绪低落的人得癌症的几率是一般人的三倍。

  

老年人要学会为自己活

  

年纪大了,老年人最   

首先要学会超脱,不要再为子女的工作、婚事劳心劳神,儿孙自有儿孙福,子女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处理,老年人大可放手一点,好好筹划自己的退休生活。

  

其次,退休了,老年人也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要整天只忙于烧饭、打扫卫生这些家务事,可以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多交一些朋友,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一些。

  

“年龄大了,阅尽世事,更应该看破红尘,让自己保持一颗淡然的心。”张永华院长说。

心理情绪可诱发的7种身体疾病

情绪性头痛

  

日常生活中,人们爱把一些棘手难办的事说成是“令人头痛的事”。从医学角度来看,不良的情绪,如紧张、焦虑等,确实可以引起头痛。现已知道,常见的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就与不良情绪密切相关。著名的研究头痛的专家马丁博士说:“紧张性头痛常与人们互相矛盾、不如意、羞怯和内心恐惧心情有关。”而偏头痛患者的发病,大多在周末或星期日,那些事业心重、雄心勃勃的人和性情急躁的妇女,比一般人发病的机会要多。因此有人认为,偏头痛实际上是心情紧张一个时期以后,在休闲下来时产生的一种反应。

  

情绪性胃病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猴子吊起来,并不时给以电刺激,使猴子一直处于焦虑不安的情绪中,不久猴子便得了胃溃疡。又有人采用纤维胃镜、x光、脑电图及生化对胃病的病理机制进行研究,发现胃病的发生与大脑皮层的过度兴奋或抑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在平时,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情况,由于情志不畅,如忧思、恼怒,往往会明显影响食欲而出现不思饮食,这在中医学称为“思虑伤脾”和“肝脾不调

  

情绪性腹痛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经久不愈。现代医学认为与长期紧张,免疫功能异常有关;结肠易激惹综合症,往往伴有心悸、乏力、胸闷、失眠、尿频等神经官能症状,各种检查无明显器质性改变,常因情绪改变而诱发。这类疾病,古代医著中称为“气泄”。由于其发作每与情志不畅有关,故应避免精神紧张和恼怒,节制饮食,适当使用一些镇静药物如安定等,具有一定作用。

  

情绪性哮喘

  

人们都知道,花粉、粉尘、呼吸系统感染及某些药物等可引起哮喘,而精神受刺激也能引起哮喘,却鲜为人知。医学界已确认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心身疾病。研究证明,焦虑、抑郁和愤怒等消极情绪,可促使机体释放组织胺及其它能引起变态反应的物质,提高迷走神经兴奋性和降低交感神经的反应性,从而引起或加剧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反过来因疾病的发作又会造成情绪更加紧张、抑郁、悲观、沮丧,从而进一步加重病情,如此恶性循环,会使疾病长久不愈。

  

情绪性感冒

  

新近研究表明,长时间的紧张状态会削弱人的机体抵抗病菌侵袭的能力,使感冒病毒在鼻腔部位取得对抗体的优势,使人易于罹患感冒,形成所谓感冒体质。英国索尔兹伯感冒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对名自愿者所作的病毒感染试验和心理试验中发现:紧张程度越高,感冒病毒起作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情绪性癌症

  

不良情绪对机体免疫机能有抑制作用,影响了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的“免疫监视”作用。动物实验证明,心理紧张可使皮质激素增多,免疫细胞减少,促使肿瘤的发展。当然,并非所有受到强烈刺激和承受巨大精神压力的人都会患癌,但患癌者往往是那些性格孤独、沉默、情绪内蕴的人。

情绪性糖尿病

  

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受惊吓等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的兴奋将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受体,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同时,交感神经还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间接地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释放。如果这种不良心理因素长期存在,便可能引起胰岛细胞的功能障碍,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倾向性最终被固定下来,进而导致糖尿病。

猜你喜欢(点击下面标题即可阅读)

影响人生的15条,引以为戒吧!

辟谣丨国产食盐"添加剂"堪比砒霜?真相是...

长沙人,老年人以后能享受这些福利了

男子浑身长满“石头”,病因你肯定不信

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多半是悲剧

健康:出汗的10大惊人好处

潇湘头条丨6月21日丨星期三

潇湘头条丨6月20日丨星期二

潇湘头条丨6月19日丨星期一

潇湘头条丨6月18日丨星期日

长按







































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qgph.com/zztx/8707.html